這次的選戰有別於傳統,網路空戰打的熱烈;為了博取眼球,甚至有候選人無所不用其極,不過衝高流量的背後,是否就能轉換成選票?
成大考古學研究所教授 台邦.撒沙勒:「藍綠白還有很多地方是沒有讓原住民滿意的、讓原住民接受的,所以這些票會流向這些作風比較跟一般候選人不一樣的這些候選人,但是也不能把它(網路)視為一個操作方式是足以讓這樣的候選人當選。」
自媒體工作者 Umav:「只要你有觸及、你就會有受眾,能夠去善用這些受眾、輿論,覺得也是目前政治人物非常需要去重視的一環,空戰不會是唯一的關鍵,但我覺得它可以當作一個加分的點,但也很有可能是一個扣分的點;端看說日後的政治人物怎麼在幫助原民的事務上,繼續去善用社群媒體的力量。」
空戰能加分,但要能致勝,距離當選還是有很大的距離。
前總統府原轉會委員 Omi Wilang (歐蜜.偉浪):「(使用)比較高科技或是這些媒體,他不能去脈絡、他不能去頭去尾,倘若依靠著社群媒體來看的話,夠不夠遜、夠不夠亢奮來論斷或來投我這一張票的話,這個會越走越淺碟,對原住民未來的發展來講,也會很大的衝擊跟影響。」
隨著社群媒體的發達,成了政治人物與群眾直接交流的重要方式,但選民在媒體認知及政見試讀的評判標準不同,歐蜜也擔憂這樣快節奏的資訊接收、去脈絡化且沒有深入了解的片面資訊,恐怕很難促成實質的對話;空戰要成為選票的期望,在這次選戰結果中依舊相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