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搜尋頁
阿美族
泰雅族
排灣族
布農族
卑南族
魯凱族
鄒族
賽夏族
達悟族
邵族
噶瑪蘭族
太魯閣族
撒奇萊雅族
賽德克族
拉阿魯哇族
卡那卡那富族
平埔族群
所在縣市:     新北市   桃園市   新竹縣   苗栗縣   台中市   南投縣   宜蘭縣  
返回上頁
部落名稱 那羅二、三部落【Cinbulan】
部落特色 部落名稱Cinbulan在泰雅語中的意義是「人去開墾之地」。
所在位置 新竹縣尖石鄉錦屏村
範圍 新竹縣尖石鄉錦屏村九鄰至十鄰一帶的地區,位在那羅聚落內。
地理環境 位於那羅溪右岸,拉洛山南部沖積扇的扇端上,海拔約600-650公尺之間。
交通資訊
電子地圖連結
 
部落所屬族群 泰雅族
使用語言 泰雅語 、漢語
宗教信仰 基督教 、天主教
部落由來
本部落屬於泰雅族賽考列克族群(Sekoleq)中馬里闊丸(Malikoan)亞群下的馬里闊丸(Mrqwan)本群。
依照《泰雅族的文化》的研究,本部落由四個部落所組成:
原居於南投縣霧社以北一帶,後為找新地,遷居至馬里闊丸溪一帶居住,稱為利利泳社(Liliyon),後因耕地不足,部分族人又遷往李棟山東南方居住,建立名為巴都羅社(Bator)的部落。
原居於南投縣霧社以北一帶,後為找新地,遷居至馬里闊丸溪一帶居住,稱為利利泳社(Liliyon),後因耕地不足,部分族人又遷往本社東南方居住,建立名為泰亞侯社(Taiyaf)的部落。
原居於南投縣北港溪上游一帶,後為找新地,遷居至塔克金溪中游一帶,稱為斯馬庫斯社(Simankos),後因耕地不足,部分族人又遷往本社東北地方居住,建立名為馬卡翁社(Makagaon)的部落。
原居於南投縣北港溪上游一帶,後為找新地,遷居至加拉排溪上游左岸一帶,建立名為拉號社(Rahau)的部落。
到了日本時代,在當時殖民政府的鼓勵下,這四個部落的部分族人才從原居地陸續移居至本地居住,日本警察並為這個新部落取名為那羅「第二」與「第三」部落。

 

旅遊觀光資訊

那羅長老教會

那羅天主堂
參考資料
泰雅族的文化 : 部落遷徒與拓展。廖守臣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1984年。頁38-41;141-144;310。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四:新竹縣。劉明怡等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10年。頁638。
高砂族調查書:番社概況。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中研院民族所。2011年。頁67-68;95-96。
臺灣原住民族部落事典。林修澈主編。原住民族委員會。2018年。頁118。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7,069,51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