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4.06.30
社會工作與泰雅部落的對話:社會工作在泰雅族部落的跨文化經驗研究
族群: 泰雅族   
主題: 社會關懷  
作者 黃盈豪
學校系所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本研究嘗試探究與理解社會工作者進入泰雅族部落工作可能的工作模式,在跨文化社會工作的思維下,有意識的發展貼近泰雅部落在地文化脈絡與傳統價值的社工服務工作;避免在單一、規範式的社工服務模式中造成福利殖民和二次的族群撕裂與傷害。
本研究使用批判民族誌和行動研究為研究方法,以研究者長期在泰雅部落蹲點的實際經驗為基礎,整理相關社會工作者進入泰雅部落的跨文化經驗,並以「大安溪部落共同廚房」為主要實踐與反思的場域,在行動中嘗試發展可能的跨文化工作模式。每個部落都是動態多元的,社工跟部落一起工作的方式也是要根據不同的部落情況而動態調整的,是互為主體的動態跨文化工作模式,且不只是社工和服務對象個別的互為主體,更是團體和族群層次的互為主體;社工如何組織並形成一個在地的工作結構,用族群事務的角度來跟部落協力工作。
本研究除了強調工作者要住在部落、在部落生活之外,更強調在終極理想工作關係上工作者是為部落所用,由部落為主體來發動,而不是由工作者來發動和主導,這就需要培力和協力的過程。需要不斷反思的是外來社工、外來組織與部落的關係,社工該在哪個位置,面對人民團體的被操作和部落主體的落差該有怎樣的行動策略。在充分評估和理解部落文化脈絡後,要採取的培力工作該是內生性、或外來的培力?大安溪的工作經驗是用「包裝在社福方案下的組織培力工作」,透過政府與外來機構的資源挹注與照顧人力的培養,過程中不只作服務的輸送與部落照顧的推動,更把在地的工作者及在地團隊的組織培力發展起來。最後,提出以下幾個結論:
(一)、社工應對泰雅族原住民部落文化與觀點有重新的理解:泰雅族地區的核心文化概念是祖靈Utux和規範Gaga,社會工作者應理解泰雅族的傳統助人機制和世界觀。泰雅族的互助和分享機制值得社會工作學習,本文嘗試描繪泰雅族的世界觀,相較於社工原本的家庭工作主軸,提出部落文化系統觀、家族工作模式。
(二)、關於泰雅部落社工人員的跨文化經驗整理與分析:本研究也從社工實際的跨文化經驗肯認社會工作專業應該對應原住民文化差異做出調整和因應。
(三)、與部落互為主體的跨文化動態模式:從實際的行動經驗中提出此模式,且原住民社會工作除了傳統的福利服務,更要往關注土地倫理和產業生計的團結經濟邁進。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71223116429834486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