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4.06.30
屏東縣牡丹鄉地名的分類與意涵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地方誌  
作者 楊心喻
學校系所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地點 屏東縣 牡丹鄉    
研究內容

地名往往反映了一地的自然環境、人為活動,為人地關係下的產物,藉由地名可反映一地之區域特性。當一地經歷不同的政權統治,地名往往以不同的樣貌出現,不同的地名記錄亦反映了統治者與當地居民的關係。本文以屏東縣牡丹鄉為研究區域,此區以排灣族為主體民族,另有阿美族、斯卡羅族、漢人群共同居住於此。牡丹鄉作為原住民為主的區域,經歷荷蘭時代、清代、日治時代至戰後時代,不同的統治者怎麼記錄牡丹鄉的地名,是否藉由地名的命名來表示其政治力量?歷經不同的政權統治後,今日牡丹鄉地名是否可反映人地關係?因此,本文以文獻資料和田野調查蒐集牡丹鄉的地名,嘗試由地名命名權來討論牡丹鄉於不同政權下的命名情形。並以地名討論當地居民的環境識覺,找出牡丹鄉地名的特性。
根據上述,本文分成以下幾個層次討論。首先,不同政權時期的地名記錄說明了本區與各統治者間的互動情形。荷蘭時代基於東印度公司對資源的需求,與本區有所接觸,因而留下地名記錄。荷蘭時代的地名記錄多採用當地居民舊有的地名,將原住民地名音譯,並未新建或更動地名。清代於朱一貴事件以前的地名記錄僅見地區名─「瑯嶠」,朱一貴事件後,聚落名可見於文獻記錄,牡丹社事件後,地名的記錄更加完整且確立記錄格式。清代的地名仍為以音找字,未新創或更動地名。到了日治時代,由於日本政府積極開發山野林地,不僅是聚落名的記錄,更多的地標名被記錄。戰後時代則在日治時代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地名─「村名」,但多數的地名仍沿用過往的地名,未大幅更動。
再者,由於各政權多沿用舊地名,舊地名為當地居民所命名,因此,牡丹鄉的地名反映了當地居民的環境識覺。本文將地名分為自然地名與人文地名,找出本區的地名意義,並加以分類,找出地名的命名原則。以自然地名而言,將牡丹鄉自然地名區分為位置、地形、氣候、水源與動植物等五種類別。這些自然地名顯示了聚落選址的條件,以及濱海地區與山地地區居民不同的環境識覺。
人文地名則可分為歷史文化、生產活動,以及現代政治經濟活動三大類。歷史文化類的地名與人名與部族名、文化遺址與戰爭三者相關;生產活動相關的地名則有狩獵、農業與畜牧業三類地名;至於現代政治經濟活動則可分為政治、交通,以及與二、三級產業相關的地名。藉由人文地名反映了排灣族的傳統信仰文化,經由地名可看出當地的文化意涵。隨著社會經濟結構轉變,牡丹鄉生產活動產生轉變,現代化的政治經濟活動也對此地有所影響。由地名可看出這些由傳統到現代的各式活動,地名可說是反映了當地的區域發展。
因此,本文的研究結果如下:牡丹鄉的地名自荷蘭時代以來,未有太大改變,反映歷代統治者將本區視為邊陲地區。即使進入本區,也未大幅更動本區地名。是故,可由地名展現當地居民的環境識覺,地名成為人地一體的印證。其次,分析今日牡丹鄉的自然地明與人文地名,發現這些地名反映了聚落的選址條件、居民的傳統文化與居民的生產活動。綜上所述,牡丹鄉作為一個原住民地區,與漢人地區的地名大相逕庭。地名反映了本區在不同時期的統治下,多被視為邊陲地帶,地名更動不大,卻也因而保存其人地一體的地名,藉由地名呈現了當地的居民與環境緊密一體的情況。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1701471452869620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