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4.06.30
找路‧回家:不再「靠勢」的原住民同志教師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社會關懷  
作者 瑪達拉‧達努巴克
學校系所 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自我敘事探究為方法,研究者身為原住民同志教師透過家庭與個人生命經驗的回溯,試著在與家的疏離中,找路回家。
探究最初,研究者因受到台灣原住民運動於1990年代「新部落主義」的影響,大學畢業後決定返鄉服務,協助原鄉文化重建。然而,在回到部落居住之後才發現,自己與部落格格不入。研究者歸因是自己隱藏同志身份,而導致了與周遭的人有一種疏離感,因此曾撰寫論文提出「原住民同志運動」的訴求,希望部落能接納同志的存在。只是在完成後,研究者並沒有感受到回家的安適感,反而離家更疏遠。為了要進一步找到解決路徑,研究者進入行動研究自我敘事探究的學習歷程,期盼能找到回家的路。
在經過了近十年的自我探究,歷經多次對話之後,研究者對「回家」有了新的理解。研究者發現原住民運動以民族主義召喚原住民同一的族群認同,並以回復傳統作為增進原住民民族自信的方法,反而強化了殖民主義的宰制結構;而「回家」的格格不入,乃是源自於原鄉傳統文化美好的想像。事實上,真實處境落差甚遠,忽略了「家」原本即是複製宰制結構而動力複雜的鬥爭場域。研究者靠著原住民運動創造出來的利益趨向原住民身份認同,也靠向以性別平等為名的社會運動勢力期能破除同志恐懼,在性別研究界得到向上流動的機會。然而,靠著既有結構產生的「受壓迫者位置」的身份政治,反而簡化了娘娘腔同志雌雄同體、原漢混種動能的複雜度,讓多重的自身彼此區隔開來,架榙上爬的天梯,形成二次殖民的情況。
過去,因研究者與母親協力完成家族的脫貧計畫,在既有的宰制結構中尋找向上流動的機會,反而產生向殖民者同化的慾望。有了這一層的理解,「回家」便有了新的意義。原來,回家並不是回到安適自在的狀態,而是回到家最邊緣、底層的鬥爭位置。在受壓制之處能返身回看,當初欲尋「回家」的路,如今轉向逆轉同化慾望的新方向。以娘娘腔同志雌雄同體、原漢混種之多重自身,穿透社會區隔,而能與同路人重身疊影、相互看見、邀請對話,共同拮抗以各種系統操作身份政治為名而欲進行壓制的現代性殖民暴力。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0338872084134516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