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5.06.30
閩客地區端午節慶活動之比較:以龍潭鄉及礁溪鄉為例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歲時祭儀  
作者 葉佳勛
學校系所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
地點 桃園市 龍潭區     宜蘭縣 礁溪鄉    
研究內容

端午節的起源甚早,人們透過二十四節氣的運行,雖分屬不同地域但其原理精神卻是一致,而中國的三大節日中,端午節也是含括最多地方民俗、傳說的節日,其中習俗的演變即是因應二十四節氣而生,龍舟競渡則是長江以南,因舟楫便利才有的傳隻競渡活動,在春秋戰國時期,這種舟艇競渡的活動就已具有強身健體的講求團隊合作精神,流傳了千年到現在這個競渡的性質還是保留。
臺灣於清朝時期開發,當時主要的族群即為閩、客族群,先民於惡劣環境下不僅與氣候環境抗衡,亦要擔心原住民族的侵擾,其唯一心靈的寄託即來自原鄉的節慶習俗。而端午節期間的習俗,包粽、雄黃酒、插榕樹菖蒲艾草、……等都與大陸端午節習俗相似,而龍舟競渡也在清治時期有河、海港地區陸續辦理。其中本文所要探討的地區及閩、客族群最有特色及代表性的地區即為宜蘭縣礁溪鄉二龍競渡與桃園縣龍潭鄉龍舟競賽,其競划的起源及其目的與中國及臺灣其它地區不同,而其展現出獨特性及與時俱進的創新,民俗或節慶活動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當地人們的生活與習俗,藉著民俗節慶活動的進行,欣賞到比較精緻性的文化內涵、活動的舉辦有促進加強族群整合的功能、同時可創造豐富的區域性特色,成為珍貴的觀光資源;在推展休閒觀光的現在,文化創新在節慶活動也愈顯重要,
地方政府如何與地方文史人員結合,創造節慶文化的價值,不僅可讓傳統節慶活動具生命力,也可與臺灣眾多的端午龍舟活動有所區隔,加強二地區的節慶活動的故事性。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1039590296137567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