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5.06.30
布農語巒社方言新詞語研究:以花蓮卓溪Valau中興部落為例
族群: 布農族   
主題: 族群語言  
作者 馬慧君
學校系所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地點 花蓮縣 卓溪鄉    
研究內容

社會的變遷,科技技術不斷的發展,新事物、概念相繼產生,社會需求的擴張等、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交流也逐漸頻繁,人們在接觸時透過語言溝通滿足需求,溝通的過程當文化也隨著語言傳遞。本研究主要探討,巒社布農語對於新事物、新概念,經由語言的呈現產生了甚麼樣的語言形式、意義,使用上等現象與影響,藉由語言、文化與社會的共變關係,描述與詮釋現今原住民族對於新事物、新概念的語言體現。
本研究以花蓮巒社布農語為新詞研究對象,視新詞研究為公共議題範疇,運用布農族對家、氏族以及部落的社會體制方式,藉由焦點團體開放式、共同討論的性質,近似於布農族處理公共議題的政治體制機制,共同討論、創造以及分析新詞語料。透過構詞學、描述語言學、認知語言學以及社會語言學的角度,分析巒社布農語新詞;構詞學主要了解認知機制如何透過詞彙構造的方式呈現語表達;透過描述語言學對新詞現象進行分析概括出系統的結論,勾勒新詞生成的軌跡;藉著認知語言學了解巒社布農語在新詞中,如何運用認知、語言以及社會文化之間的價值體系,體現其巒社布農語的社會文化模型。
本文以蒐集到的新詞借詞語自創詞語料,探討借詞的音韻、構詞、句法以及語意等層面;自創詞以事物認知核心取向指稱,隱喻以及轉喻機制透過角度攝取與突顯原則,研究發現:
(一)非所有的新事物皆使用借詞;借詞來源為日語、閩南語、華語以及英語,借詞使用方式為借音詞、借義詞、轉借詞、混和詞。
(二)自創詞以認知機制隱喻與轉喻為新事物、概念取向,透過單純詞、衍生詞以及複合詞構詞形式呈現;單純詞以某一認知詞彙概念貫穿新事物、概念,將其固有詞彙衍生或擴充等方式指稱;衍生詞以對新事物、概念的認知核心為詞根,詞綴的重要性在於透過詞綴能呈現出事物的態貌,透過態貌清楚指稱對事物的認知;自創詞複合詞是以多認知詞彙、描述的方式予以新事物、概念指稱,運用隱喻與轉喻的認知方式透過詞素對應以隱含的方式呈現新詞。
(三)認知機制隱喻與轉喻為巒社布農族社會文化的重要基底模型,對文化模型越孰悉語把握,越能體現其族群經驗世界方式與文化。
(四)新詞的表達需要透過語境、文化背景脈絡等才能更進一步了解其指稱的意思,這樣的方式也驗證了詞語的認知為疊層的概念,從具體的概念一層一層表示其事物抽象的相近概念。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4685734835904713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