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1.06.30
原住民族小學民族教育課程實踐之個案研究
族群: 太魯閣族   
主題: 族群教育  
作者 黃祥瑞
學校系所 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
地點 花蓮縣 萬榮鄉    
研究內容

在國外多元文化主義的刺激下以及原住民族意識抬頭,推動了我國在教育上的改革。其中「九年一貫課程」開放、一貫與統整的三大特色,強調學校進行本位課程發展,賦予學校及教師更多課程與教學的專業自主空間,因而促成原住民族學校實施民族教育課程的結果。本研究的目的在試圖了解多元文化教育及本位課程發展之理論基礎、原住民族教育政策內容、學者專家的主張,以及影響各校發展本位課程之因素,並以花蓮縣一所太魯閣族學校為例,探究其學校民族教育課程之發展歷程、實施民族教育課程之現況,並詮釋在課程中所蘊藏之文化意義。以期提出具體建議,做為魯馬小學持續推動與提升民族教育課程成效之借鏡,亦供各校在推動校本課程發展工作時的參考。
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利用參與觀察、訪談及文件分析等方法來蒐集資料,以進行研究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一)探討魯馬小學民族教育課程歷程。(二)分析影響魯馬小學民族教育課程實施之因素。(三)提出改善民族教育課程之建議。
根據本研究的發現,可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魯馬小學民族教育課程是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具體實踐、是學校重視民族教育活動的延伸、是因應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結果、是配合原住民族政策而推動。
二、魯馬小學民族教育課程之發展歷程是來自於學校成員之教育理念、配合創造力教育計畫,再進行課程規劃、課程實施與課程評鑑。
三、影響魯馬小學民族教育課程實施之因素分為好的影響因素與不好的影響因素。好的影響因素:校長課程領導、教師配合推動民族教育課程發展、課程實施後,教師態度的轉變、教師的教學策略、社區人士的支持與鼓勵,以及學生內在動力的產生;不好的影響因素: 教師根深蒂固的教育觀念、附加式的民族教育活動、漢族教師身分的滯礙難行、社區與學校緊密度不足。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學校的建議:
(一)善用政府及校外提供之民族文化教材。
(二)採取融入式的統整課程方案,以利民族教育課程的推動。
(三)培養教師民族教育課程之專業能力。
二、對社區的建議:
(一)修正(教育是學校的事)的想法,共同參與學校教育。
(二)參與學校課程發展,為教育學生達成共識。
三、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擴大研究範圍。(二)增加研究樣本數。(三)資料的蒐集。

handle.ncl.edu.tw/11296/ndltd/4625678093524145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