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1.06.29
社區公共資源與部落發展之研究-以Pyasan Kinyopan為例
族群: 泰雅族   
主題: 部落發展  
作者 高美惠
學校系所 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
地點 桃園市 復興區    
研究內容

人類與社會發展關係,常討論為環境或遺傳影響,本文旨在研究原住民族,就社會環境觀點,從公共資源面向研究部落發展,當前所面臨的「資源與協會」互動關係,闡述原住民族,在國家社會政策-公共資源公開、公正、公平的平台下,順應社會發展救助政策-社區總體營造,在原住民部落發展產生影響。台灣原住民族社會,其中五十一年日本殖民原住民部落的直接管理生活,及國民政府治理,對部落社會生活的變遷有巨幅影響。國民政府治理後,屆於 1961年前後,是原住民環境變遷經濟生活分水嶺,1961年~前期係為生產內容質的改變,和量的提升,社會環境變動尚稱不大,僅維持消費生產(基本維生經濟),1961年~後期為台灣工業開始初步發展,工廠增加,農業逐漸被取代,原住民近代化生活,也陸續揭開了為市場交易而生產的資本主義環境。到1981年代後,台灣進入工業發展,環境結構,正式變動為都市化、工業化,原住民部落,同步融入產業結構,及快速變遷全球化下,這樣的過程對原住民族環境變遷及部落近代化發展更是產生巨幅影響。
就內政部,自2002年「新故鄉社區營造-活化社區組織計劃」,加強結合地方政府、社區發展協會、公私立社會團體或機構、學校、宗教團體、非營利機構、志願服務、村里等相關單位,推動社區營造工作,培養自主發展能力,促進社區整體發展,或文建會-社區資源中心、青輔會-青年志工中心等社區總體營造,針對原住民族部落發展困境,從公共資源社會救助發展政策研析社會資本、人力文化資本及經濟物質資本等,以桃園復興鄉為研究對象,提出具有良性、競爭力發展優勢村落及停滯發展劣勢環境村落,加以比較,歸納分析部落「發展落差」背後影響的真正原因。據為協會與公共資源,推展部落發展反思及預防策略,提供行政機關決策之參考。

handle.ncl.edu.tw/11296/ndltd/97394667132902201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