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4.06.30
日治時期排灣族「南蕃事件」之研究
族群: 排灣族   
主題: 歷史、民族誌  
作者 葉神保
學校系所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
地點 屏東縣 全部    
研究內容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22297821441880817543
1914年「南蕃事件」是日本佐久間總督推展「理蕃五年計畫」押收槍枝發生的衝突事件。當時「南蕃」抗拒繳械的有布農、魯凱及排灣等族,本研究以排灣族為範疇。排灣族地區押收槍枝是全面的,但是抗拒繳械的只在南部地區的排灣族。衝突歷時五個月,在日本軍艦、地雷、山砲的攻擊之下,排灣族酋邦高傲的眉宇間淌下了悲情的淚水,終於「歸順」日本。此衝突日本扣押的槍枝、槍管中;槍械有4865挺,槍管有1094支。而死亡人員,日警有107人(含隘勇及搬運工傷亡有158人),排灣族死亡人數難以估計。本研究以歷史人類學的方法論來探討;即從歷史檔案和當地口傳歷史所獲得的資料,與排灣族的社會文化結構對話,來分析和描述排灣族對「南蕃事件」的觀點及其對社會文化的影響,目的是建構具有排灣族主體性的歷史觀,裨益排灣族建立健康的族群認同。全文除了緒論和結論之外,共有5章15節,字數約23萬字。茲將每一章節的研究發現概述如下:

第一章 排灣族酋邦社會,因地理限制、戰爭的頻率及宗教文化的不同,發展成部落型、親屬型、超部落型等不同的酋邦型態。「南蕃事件」發生在南部超部落型的酋邦,主要原因是容易動員龐大的人力物力,且戰爭經驗豐富,無懼於日本武力威嚇。
第二章 排灣族的槍枝來源是,從交易、賄絡、納貢及掠奪等方式進入排灣族的社會。而武器隨著進入臺灣武器的精良而精進。日本認為排灣族擁槍自重,影響社會治安和山地經濟開發,因此,推展「理蕃五年計劃」,武力強制押收槍枝。然而,排灣族的槍枝是男士的第二個生命,不僅是生活基本用具,更賦予文化意義。日本武力強制押收,血染山谷,在所不懼。
第三章 日本與排灣的衝突從文獻和口傳來解析;動因:日本觀點,是排灣族抗拒繳械。排灣族觀點,認為押收槍枝是導火線,但是點燃導火線的火苗是親族復仇、獵首及ilavas(似如掠奪)的文化的實踐。交戰:衝突中排灣族勇士屢次主動攻擊,而非打帶跑的謬傳;「以蕃制蕃」,在排灣族二部制的社會組織,有它族群關係上不同的解釋---緩和族群間的衝突。「歸順」:日本認為排灣族是懼於日本武力強大,但是排灣族無「歸順」的概念,而是把「歸順」視為雙方「idjalu---潤飾情感」,也是「高尚酋長理應接受稀世珍品的儀式」。這場是不對稱的戰爭;武力懸殊,認知不同。在動因、交戰、「歸順」等雙方各有不同關注的焦點。
第四章 事件中日本與排灣族行動的比較、排灣族事件中的主體性及排灣族社會文化結構來理解排灣族的觀點;從比較中顯現的獨特性:排灣族在事件的動因、交戰及「歸順」都在文化結構的規範行動。事件中的主體性:排灣族酋邦聯盟的迎戰,繳械的虛實,內部二部制組織的制衡等,都顯現排灣族在衝突中的能動性和自主性。社會文化結構:酋長尊榮的維護,親族的復仇,獵首和ilavas的文化實踐,讓排灣族無懼於日本武力的強大,勇敢地點燃「南蕃事件」的戰火。
第五章 「南蕃事件」後,排灣族卸下防衛酋邦的力量,日本更是肆無忌憚的推展同化政策,其影響是;酋邦社會在部落「集團移住」的政策下解構。經濟再分配的制度,在土地官有化及納貢制度的改變,酋長權威旁落。宗教文化,在日警嗾使警丁及青年團汙衊之下式微。族群意識,在集體授產、教育之下,衝破了酋邦意識的邊界,萌芽了以「排灣族為想像共同體」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