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2.06.30
原住民族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實踐與學生學習參與之探究:以一所偏遠小學為例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一般教育、統計調查  
作者 葉惠雯
學校系所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多元文化教育的實施,提供更多教育選擇機會,冀盼接受更高品質的教育薰陶。可是,教師為學生學習歷程,主要課程(包含文化傳承)的知識傳遞者,師生文化背景之殊異,產生任何一種語言或動作的認知落差,都可能誤認學生能力不足,而影響學生的學習參與。
本文旨在藉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觀點,以質性研究的方法去檢視及聚焦在原住民族國民小學教師的「教學實踐」與學生「學習參與」的兩個層面,並以一所偏遠學校為例。根據文獻探討的結果,擬定半結構的訪談大綱,進行該校原住民族教師每人至少兩次的多元文化教學實踐的「深度訪談」與四年甲班每週有兩節共十週的進班作教室觀察,原住民學童的學習參與情形,蒐集相關訪談資料與教室觀察記錄表,經登錄逐字稿,進行開放編碼、編碼的發展與類別、持續檢視與比較,形成架構並更深入的進行描述與詮釋,得到十一點結論:
壹、部落生活規範(gaga)與語言的逐漸消失,需仰賴自己的摸索與抉擇。
貳、責任流失的家庭因素,無法提供學童學習的動力與支撐。
參、家長過度依賴學校教育責任,驅使學校穩定保守,延宕校務進步發展。
肆、部落失能的社區發展,無法有效傳承教育文化與約束學生學習。
伍、當家庭功能失能,教師期許小孩能自我要求,建立自信心。
陸、教師會自我期許,使教育方法多元化,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柒、教師以寬容的心,正視獨特文化背景,看待學生學習狀況。
捌、學習歷程是啟迪學童學習興趣或進入困境。
玖、教育情境的現實,對於教科書版本之內容,選擇去適應或轉化。
拾、學童的生活指導、繁瑣的行政業務與教學品質,教師需要多重兼顧。
拾壹、資源挹注不均,致使物資資源算豐富,惟學生學習資源缺乏。
根據以上結論,本研究對未來參與基礎原住民教育工作者,提出七點建議:
壹、多元管道與建構學習型組織學校團隊,以尊重、自信、傳承為教學核
心,提升學生學習參與。
貳、建置原鄉教師專業對話平台—同儕學習,將知識化概念脈絡及傳承。
參、積極傾聽,瞭解家長需求,經濟技術與親職專業教育的培養。
肆、學校主動參與部落活動,建置雙向溝通系統,有愛無礙。
伍、重視原住民族教師斷層現象。
陸、重視原鄉學校家長會的機制與運作。
柒、師資培育機構加強原住民文化與教育的研究,提昇教師的多元文化教
育素養。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2797297331084612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