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4.06.30
流動的當代阿美族人與其音樂-以音樂工作者Suming及溪洲部落為例
族群: 阿美族   
主題: 音樂、當代藝術  
作者 洪偉毓
學校系所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地點 新北市 新店區  溪州部落  
研究內容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9946302446044938382
我從既有的原住民音樂文獻裡,觀察到多數研究較著重於傳統面項,較少著墨當代議題,形成「前現代」與「現代」上的衝突。而這兩者的衝突,來自於「人」與「聲音」的流動。因此,本文轉化了Schafer(1994)及Appadurai(1996)的觀點,涉及了音樂學與社會學,採開放式訪談和文獻分析等方法,企圖從中探討全球流動文化下受媒體文化改變的當代阿美族音樂,以及阿美族人的離散,並以舒米恩(Suming)與溪洲部落為例。

居住在新北市新店溪河畔的溪洲部落族人們,多為花東地區的阿美族為主。因為原鄉經濟條件因素而遷徙至臺北。族人們於1970年代起定居於新店溪河畔,離散過程為「原鄉-都市-都市」。在他們的音樂生活裡,受到卡拉OK、電視和廣播等媒體影響,透過不同的音樂載體,族人們形塑出對過往的緬懷與認同。又,透過三個文化層級和部落象徵物來塑造部落主體性外,也表達出了「家」的重要性。此外,豐年祭儀的歌謠,更凸顯了族人們對於溪洲部落或泛阿美族的認同。

來自都蘭部落的Suming,離散過程為「原鄉-都市-原鄉」。在圖騰樂團時期,他開始以自身文化創作歌曲。單飛後,Suming透過K-POP、西方古典樂器等編制,融合在他的族語歌曲中。在分析音樂文本和文獻後,我認為Suming透過外來音樂元素結合阿美族音樂元素,以多元的原住民性表達自身認同。又,他對於溪洲部落和三鶯部落的主動關懷,顯示了泛阿美族與泛原住民的認同。

Suming和溪洲部落族人們,分別屬於流動文化裡的「音樂」和「人群」。Schafer(1994)曾提出Schizophonia的概念,說明錄音技術產生聲音的裂解性。我在此轉化並運用在Suming的音樂作品中。另,我把Appadurai(1996)對於全球化提出的「流動」(flow)概念,運用在溪洲部落族人們離散過程。透過上述的觀點,讓我觀察到「當代原住民音樂的能動性」與「多重音樂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