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2.01.13
都市原住民的社會網絡與族群互動的經驗-以新北市深坑區原住民為例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工作權益、部落發展、學術研究、統計調查  
作者 高曉琳
學校系所 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地點 新北市 深坑區    
研究內容

本論文旨在探討「都市原住民的社會網絡與族群互動的經驗」,並企圖回答「社會網絡如何建立與維持」、「原住民遷徙、資訊管道取得的認知情形為何」、「族群認同情形為何」以及「族群互動經驗是否影響族群認同」等問題。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資料蒐集期間為100年7至11月,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深坑區的原住民族人,初次訪談20人,再從中選擇具有對原住民文化及遷徙有較深入瞭解且充分表示豐富經歷之族人共5人進行深度訪談。
研究結果發現以下結論:
一、 本地區原住民與其家鄉父母兄弟姐妹依舊維持頻繁連繫是為緊密的強連結,因為移居都會區返回原鄉機會減少,停留原鄉時間短暫其與原鄉其他親朋好友聯繫頻率會越來越少。
二、 本地原住民會藉由持續不間斷的弱連結的資訊優勢而拓展人際網絡,對於本地原住民族人也會依此弱連結理論給予其適當協助,讓弱連結優勢持續。
三、 本地區原住民由於周遭同事都是同樣的社會階層,所以與來自原鄉同族群亦或原住民不同族群的相處並不會有差異,具有相當高的跨族群融合程度。
四、 本地區原住民協進會具有讓強連帶網絡構型形成弱連帶優勢而持續不間斷的功能,可以維持原住民彼此間的人脈網路關係。
五、 原住民初次遷徙的資訊管道為來自周遭親友,而主要考量為職業工作及家庭因素,而先前不間斷的遷徙換工作為找尋工作選擇機會,並透過工作來建立社會網絡。
六、 本地原住民族人數雖然不多,居住型態呈散居,但是透過親友網絡訊息之傳遞,形成連鎖遷移至都會區定居。
七、 本地區的原住民族人有深厚的族群意識,在當地原住民社團內部各族之間也有族群差異的問題,爭取資源提升原住民經濟狀況為族人共同的期望,但是面對強勢主流環境,欲復振原住民族群文化顯得非常困難。
八、 本地區原住民族人具有對自己族群及原住民身份的認同,但是身處主流社會的下一代已逐漸接受與適應主流社會的文化,年輕一代的都市原住民正面臨著族群認同斷層的危機,未來可能導致族群被同化以及消失。

最後,研究者提出對研究議題的反思,認為原住民各族必須要更瞭解自身問題,尋求更多的資源來建構以原住民為主體的社會;政府相關單位更應當正視原住民為這塊土地的主人之權益,落實正義於社會制度中。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5582056207211045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