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7.07.01 ~ 2009.07.01
從獨居到分開居住:以三位達悟老婦人為例
族群: 達悟族   
主題: 電影、文史資產  
作者 張淑蘭
學校系所 慈濟大學 公共衛生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中文摘要]

為了深入瞭解達悟「老人家住在小房子(Liktavahey)」的現象,我從1998年開始拍攝「最後別宿」紀錄片。那是一部關於白髮、微笑、失明等三位居住在小房(Liktavahey)裡的達悟族阿嬤生活的紀錄片,內容包括阿嬤們的居住環境、生活狀況、阿嬤們彼此互動的過程、子女為他們蓋小房子及送飯情形。截止於2003年為止共累積45卷60分鐘數位錄影帶(即:DV影帶)。剪輯完成的「最後別宿」雖然可以呈現出阿嬤們在小房子中的生活情形,不過,因受到時間及紀錄片處理的限制,無法深入呈現達悟老人的實際狀況及感受,因此我想透過論文的過程,以學術的角度更深入分析「最後別宿」的毛片資料帶,來進一步探討老人如何看待自己獨自居住在小房子這個事實,並藉由分析老人對孩子的期望,以瞭解達悟老人的實際需求、及老人眼中的孝順行為為何。資料分析結果顯示,阿嬤們住在小房子的實際感受包含安定全感和無拘無束。安定感方面的感受,失明阿嬤因為沒有兒子,因此無論是對於房子本身的結構、人身安全與心理方面都比較沒有安定感。特別是由於沒有兒子可以依附而導致的身份地位的降低,讓失明阿嬤在心理層面的安定感無法得到滿足。阿嬤們住在小房子的另一個感受是無拘無束。這是由於達悟男女界線的因素,使她們住在獨立的空間比跟子女同住還要自在。阿嬤們的需求包含了生活、生理、心理三方面。生理需求與維持生命有關,包含送飯、供水之需。在達悟社會裡,送飯給父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孝順行為。只要父母親不具勞動能力以後,子女就有義務每天送飯給他們。然而,阿嬤們更希望子女們可以滿足他們在心理方面對於人際互動的需求。從資料分析結果來看,住在小房子裡並不是達悟老人的主要問題,因此,蓋安養院並無法滿足達悟老人的需求;反而是子女除了必須每天送飯之外,花時間陪伴老年父母才是最重要的。


中文關鍵詞:達悟族、獨居老人、居住安排、需求、文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