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7.06.01 ~ 2008.06.01
論外省第二代作家的(台灣)歷史書寫與後現代技法-以張大春、林燿德與朱天心的小說為探討對象
族群: 泰雅族   
主題: 文學、學術研究  
作者 吳昆展
學校系所 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本論文旨在探討外省第二代作家以後現代技巧所書寫的有關於(台灣)歷史的小說,分別以張大春的〈將軍碑〉(1986)、《撒謊的信徒》(1996)、林燿德的《1947高砂百合》(1990)、以及朱天心的〈古都〉(1996)作為分析的對象。第一章首先簡述前行研究的成果和本論文書寫的架構。第二章則針對八、九○年代由外國引進的魔幻寫實和後現代主義等文藝思潮,以及島內文壇的在地模擬與創新實驗等等狀況進行陳述,並進一步揭示出台灣新式歷史小說在此背景下的萌生和發展。
第三章則開始進入個別作家作品的細部探索。這一節首先討論張大春〈將軍碑〉當中,父親輝煌的「黨國歷史」與兒子痛苦的「生活記憶」之間的落差對比,以及有關於將軍歷史的「崇偉記述」所具涵的虛矯和偽造。至於另一部長篇小說《撒謊的信徒》,筆者則試圖指出:雖然作者利用了嘲謔嬉戲的策略塑造出主角李政男懦弱和不堪的生命史,且同時也達到了顛覆當時總統李登輝元首光環的目的,但卻由於人物形象的單一化和張大春的輕蔑姿態,使得此小說喪失了做為一部「政治寓言」所該具有的超然和省思的深度。
第四章乃是針對林燿德的《1947高砂百合》展開闡釋和分析。筆者認為:作者一方面利用魔幻寫實和暴力美學的技巧,試圖再現原住民(泰雅族)部落的習俗與文化,一方面則採取戲謔的姿態對其他族群的人物角色,以及他們的歷史、文化或信仰等面向進行解構和嬉弄。同時,又刻意將時序勾連到台灣歷史上著名的「二二八事件」的前一夜。儘管小說中關於「緝菸事件」的敘述手法和視角,迥然有別於當時陸續出現的以台灣民間立場而發的史述,卻同樣顯示了作者林燿德個人的史觀認知與意識形態。
第五章則是以朱天心的中篇小說〈古都〉作為研討的對象。此作乃是藉由對於台北在七○年代美好一面的緬懷、改變之後(九○年代)醜陋一面的批判,以及日本京都恆常桿的嚮往之間的對比,並大量拼貼了其他文史典籍的片段字句,來抒發主角的認同抉擇、政治議論、族群關係等等的課題。而綜觀上述三位外省第二代作家的這些小說,筆者認為:它們不僅在形式上展現了異於傳統寫實或現代主義的藝術效果,同時也在內容上建構出有別於台灣本土敘事的歷史版本。不過,他們的立意雖然都具備了創新、質疑和挑戰的精神,卻也因為作者過度的介入操作而產生了諸多侷限及矛盾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