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1.06.01 ~ 2002.06.01
國家公園與原住民衝突之分析:以棲蘭國家公園之設立與當地泰雅族原住民之互動關係為例
族群: 泰雅族   
主題: 法律政治、部落建設、學術研究  
作者 廖朝明
學校系所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
地點 宜蘭縣 大同鄉    
研究內容

[ 摘要 ]

論 文 摘 要

在比較政治的研究中,當前最引發許多爭辯的主題,恐怕是在一個多元文化社會中族群認同和國家整合的問題。換言之,如何在一個多種族、多文化、多語言的社會中,去尋求建立共識和創造一個超越族群團體的國家認同,以利於國內各族群和諧共存,成為比較政治研究中所關心的課題。

戰後的台灣,位處於世界經濟的邊陲位置,許多公共事務,係援引國外的經驗,國家公園的建制,一方面延續日本殖民時期所留下的規劃案芻形,一方面參考美國高標準的保育要求,在威權體制時期完成國家公園法的制定工作,並陸續設立六座國家公園,其中玉山、太魯閣、雪霸等三座國家公園,與原住民活動空間相互重疊。國家公園法高標準的保育主義,在後解嚴時期地方社會社會力興起及原住民族要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使得政府面臨極大的壓力,不僅現有之高山型國家公園與原住民之間衝突事件不斷,擬議設置之「蘭嶼國家公園」、「能丹國家公園」計畫案,也因原住民的反對,相繼被迫取消。本次政府擬於宜蘭縣內設立「棲蘭(馬告)檜木國家公園」,是泰雅族原住民傳統生活空間,在「蘭嶼國家公園」、「能丹國家公園」失敗的案例不遠、國家公園與原住民衝突事件的記憶猶新,欲建置一座普受當地原住民接受的棲蘭國家公園,政府除應參照國際間尊重原住民生存權益的國家公園政策經驗外,應自政策理念與制定、制度設計與法律規章、管理技術與態度、經濟與文化等方面對於原住民的衝擊,實施通盤檢討,尋求增進國家公園當局與原住民之間彼此良性互動之方向,俾使衝突情形減至最低,達到保育與照顧弱勢族群均能雙贏之目標。

本文共十二萬餘言,分為七章,茲將各章重點論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

首先闡明研究動機、棲蘭國家公園預定地之人文與地理,及研究的問題。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主要說明我國國家公園的發展,以及探討原住民社群及權威性決策者所具有之大眾議程與政策議程間的聯絡工具與困境,作為本文之分析架構。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文以文獻探討法及調查訪問法為研究方法,採「立意抽樣」及「雪球抽樣」分別抽取具推動或管理國家公園經驗者,未來直接受棲蘭國家公園影響之當地原住民,及地方政府機關人員,為訪談樣本。另外,並論述本文的研究流程與架構、研究信度與效度。

第四章 棲蘭檜木國家公園之設置引發衝突之各個面向探討

探討衝突的原因與特性,並說明設置國家公園的前提及條件。

第五章 中日美三國國家公園之比較

本章旨在探討及比較三國國家公園之選定、規劃及經營管理之利弊異同,並針對國家公園與原住民有關之議題,作一分析探討,期能擷取出足資借鏡之處。

第六章 結果的分析與討論

綜合本文研究結果,自哲學的角度思考及評估政府設立棲蘭國家公園的可行性及研析其與泰雅族文化保存如何可以並行不悖。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本文指出依現行國家公園體系及法制,實難以承擔同時保護棲蘭山自然資源和維護泰雅族文化的多重任務,因此援引國外成功的國家公園與原住民相處經驗、修改現行相關法令制定原住民與政府共管機制的法源基礎,殊值政府單位重視;更重要的是,為表示對泰雅族人的尊重,無論最終組織架構為何,原住民的充分參與及享有一定程度的決策權,將是決定未來我國國家公園政策成效的關鍵。

關鍵字:國家公園衝突、原住民互動、共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