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7.06.01 ~ 2008.06.01
屏東縣里港鄉塔樓聚落變遷之研究 The Study of the Historical Transitions for Swatelauw Tribal Community in Pingtung County
族群: 平埔族群、跨族群  
主題: 地方誌  
作者 吳文雄
學校系所 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
地點 屏東縣 里港鄉    
研究內容

[ 摘要 ]
屏東平原的平埔族,在與外人接觸之前,過著自由自在的游獵生活。荷蘭人進駐臺灣之後,為了其宗教與經濟的目的,率領軍隊進入屏東平原。塔樓社就在此種局勢之下,於1636年2月4日屈服於荷蘭人的統治。
明鄭時期,經營臺灣的目的在於「反清復明」,鄭氏王朝的願景在大陸而非臺灣。屯田制度的實施,在於使「軍有餘糧」,而非開發土地。下淡水溪以東的屏東平原,只是其補充糧餉而橫徵苛斂之地。
清朝統治初期,屏東平原在漢人陸續移入開墾之下,人口劇增,墾區日廣。清朝當局不察實情,仍然對平埔族課以重稅與勞役,導致八社番民窮困不堪。清廷對臺的族群政策,即是讓臺灣的三大族群形成三層制的分布架構,希望熟番能外禦生番,內防漢人,因此實施了守隘與番屯政策。塔樓社番配合清廷的族群政策,於乾隆年間陸續遷移至守隘與番屯地點,大部分遷往靠山的隘寮、舊寮和阿拔泉一帶。留在塔樓舊址的社民,一部分於道光年間移往東部拓墾。清朝後期,番王帶著族人搬至九如鄉番社定居,塔樓完全由漢人所取代。
日本領有臺灣之後,臺灣總督府為了有效管理,在政治方面,開始著手行政區域的規劃並進行土地調查與戶口普查。地方上則雙管齊下,以「以日治台」之警察制度與「以台治台」之保甲制度來管理人民。塔樓為里港庄第六保,由里港警察官吏派出所管轄。農業方面,改進水稻生產技術,指導農民發展農業,塔樓成立了苗代組合與農事實行組合。另外,於昭和年間完成下淡水溪治水工程,此時堤防興建工程,僅建造至塔樓正北方、潮厝庄外而已,對於塔樓西邊的廣大溪埔地並沒有保護作用,使得塔樓西邊之溪埔旱田,整個流失殆盡,損失難以計數。交通方面,鋪設道路、橋樑與製糖鐵道等地方建設,有了較為便利的交通方式。教育方面,推廣國民教育。對於失學者,則可利用晚上至國語講習所學習。由於日本政府的各項建設與政策的實施,使得塔樓逐漸邁向現代化之路。
戰後的塔樓,地方自治選舉中,可看出其和諧與民主的輪替過程。塔樓國民小學的獨立設校更可看出村民對教育的注重,使得塔樓培育出各行各業傑出的人才。塔樓的人口主要係以自然成長為主,大部分從事一級產業。近年來,因嬰兒出生率持續下降,而老年人口比例偏高,塔樓已進入高齡化的聚落。因聚落地理位置較為封閉,因此,塔樓仍維持相當濃厚之農村氣息。
1977年農地重劃後,農作物運輸與灌溉、排水系統問題解決了,長方形農地亦較為方便配合機械作業,使得傳統的農村耕作型態,亦隨之而有所調整。原以稻作為主之傳統產業,在政府的稻作政策引導下紛紛改變謀生產業。經濟作物以蓮霧與棗子居多,養殖業則以泰國蝦最為興盛。若以塔樓村廟─三坪祖師廟為中心,可看出整個塔樓由內而外之土地空間利用呈現三層分布,第一層為聚落;第二層為農業與牧業利用;第三層為養殖漁業利用。
塔樓在1982年,成立塔樓社區理事會。於1993年改組,正式成立塔樓社區發展協會,推動村中各社區團體的成立,並舉辦各項社區活動。至今成立的團體計有長壽俱樂部、社區媽媽教室、守望相助巡守隊、社區志工等。每年定期與持續辦理的社區活動有社區環村晨跑運動、親子書法研習班、資源回收、大港洋排水溝美綠化工程。更於2005年通過行政院文建會為促進社區健全多元發展,達到社區全面改造的「六星計畫」。2006開始著手以老麗伯的藥草園(養生農園)為主題的「塔樓健康社區六星計畫」,預計以三年的時間來完成整個計畫。可見,塔樓已經開始朝向成為「健康長壽社區」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