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1997.06.01 ~ 1999.06.01
賽夏族的產業變遷與適應─以南庄鄉蓬萊村賽夏族為例
作者 林維賢
學校系所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中心館藏網址:http://0rz.tw/095cX

[ 摘要 ]
本文主要目的在研究蓬萊村賽夏族部落產業從日據時代迄今的變遷與適應,除了建立「部落產業誌」及「各項產業變遷史」之外,更以之為材料分析歸納出影響產業變遷的內外部因素,並如何影響、影響的層面與程度又是如何。由於自日據以來,臺灣原住民的發展便深受國家統治機關的左右,因此評估「政府的原住民施政」究竟對蓬萊賽夏部落產業發展帶來如何的影響,是本文的論述重點。
蓬萊村的賽夏族聚落在日據中期確立基本樣貌,因殖民政府的統治政策及自然條件限制的原因,賽夏族人難以持續日據以前就有的「採樟製腦」業,也非保持傳統完全自給自足的「山田燒墾」、「狩獵」、「採集」並存生業,而是發展成「旱作燒墾」以及「水稻定耕」並存的農業生產。基本上雖仍維持自給自足,但小規模、低度的商品經濟也同時存在。
民國40年代因「煤礦業」、「林業」興盛的緣故,市場經濟體系侵入日深,產業結構開始變遷。「勞動力商品化」導致「生計農業」衰退,雖引進「經濟作物」種植,但也因族人對「農業市場」的不熟悉以及農業的收益普遍偏低,而難以穩定發展。因此,直到民國70年代中期,從事「林工」賺取貨幣一直都是族人最主要的生產活動。
70年代中期以後,因為「伐植林業」式微,加上政府開始輔導部落經濟農業,使部落勞力逐漸回流農產業,目前農業生產的項目主要包括高冷蔬菜、香菇、花卉以及一些流行的特用作物,如「明日葉」、「冬蟲」等。民國80年因政府推廣「山地民宿」副業,部份族人開始投入民宿經營。此外,受平地人經營鱒魚養殖及餐飲、小木屋等休閒觀光業的影響,少數較具條件(有足夠的資金、土地等)的族人於是投入此產業。因此,目前部落以「經濟農業」、「民宿」以及「餐飲觀光業」等三大類產業為主。
部落產業的發展與變遷除了深受「政府施政」影響外,「平地商人」對於引進市場經濟體系,新作物、新技術甚至新產業,也有不小的貢獻;「現代社會關係網絡」則開拓族人的人際關係,有助於現代產業的發展;「組織或參與社團」反映出部份族人積極思考部落產業發展方向,並企圖表達自身需求與心聲,不再只是依賴缺乏效率與成效的政府輔導,而主動尋求社會各界資源的協助;而「部落內部人際網絡」不僅對於部落現代產業的發展少有正面助益,其引發的「破壞性輿論壓力」,反而壓抑個人發展產業的積極動機。
「政府的施政」除了對部落產業帶來正面、積極的意義外,其所潛藏的「行政障礙」或執行過程的缺失,也同時對部落產業的發展帶來負面要件。這些負面要件可歸納為「法令規章不健全」、「設計規劃威權化」、「執行體系不健全」、「執行方式僵化且不當」以及「營運組織不健全」等五大問題。這些問題的交互影響下,使部落產業的發展往往不如政府規劃輔導預期,也限制了族人發展產業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