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1995.07.01 ~ 1997.07.01
"族群通婚與族群觀--四季新村原住民婦女的經驗(Ethnic Intermarriage and Ethnic Perspectives --Aborignal Women''s Experiences in Seasons Community)
作者 賴錦慧 (Lai Chin-hui )
學校系所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中心館藏網址:http://0rz.tw/50599

[ 摘要 ]
多數學者都同意,族群性是種動態的概念,不同的群體經由接觸互動去形塑彼此的族群認同,才是在探討族群關係與現象時最重要的面向。本研究從族群通婚做為切入族群互動的面向,以居住在退輔會安置措施下的農場型社區--四季新村--與外省榮民通婚的原住民婦女為研究對象,從她們的生活經驗中探究我群與他群的意象如何出現與變動,以及其過程中族群認同的形成、維持與變化的歷程。 隨國民政府到台灣的外省低階軍人,因為政治、社會、經濟等條件的限制,在進入婚姻市場時不得不與本省籍女性結婚,其中因為地緣與婚姻市場供需條件的運作結果,有不少人與原住民女性通婚。透過這種婚姻連結,原住民女性期望更好的生活,脫離相對貧窮,外省軍人則從中解決婚姻對象缺乏的問題,雙方身處當時整個台灣社會結構中的邊緣地位,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與社會經濟因素的作用所造就的族群通婚現象。 在研究結果中筆者區分了四季新村原住民女性有部落性的群體認同和社區性的山地人認同。部落性群體認同是在部落生活經驗中所形塑出來的,離開部落之後,缺乏原來的維持環境,這種原生性的認同情感是無可取代的,既無法抹滅,但卻又無法繼續,但一方面她們和部落的人因為無法繼續共生也有隔閡,所以呈現停滯狀態。而在四季新村的多族群的生活環境中,部落性認同無法獲得共鳴,加上其他族群的指認和排外,以及彼此類似的特質與共同生活,產生了社區性的山地人認同。社區性的山地人認同和過去她們經驗中的山地人以及泛山地人的指稱有所不同,前者是有實質的認同情感,後者則是一種指稱,並充滿不確定性與模糊性,沒有太多認同情感。在此也發現九族的族名對她們完全是外在的指稱,對她們來說並沒有集體的認同感,完全是一種外在建構的論述與附加的名稱。 這種型態的婚姻締結中,女人的商品化是超越族群的普遍情形,也顯現這些女人所處社會與經濟階層的低落位置。而原住民女性其因族群與階級的交互作用展現在其社會經濟地位上的弱勢,同時也和她們在這種婚姻關係中的性別權力位置產生了交互作用影響其生活經驗與生命歷程:如部落社會的封閉與資源網絡的缺乏,母語的失落,必須學習生活中較具實用性的優勢族群語言,生活習慣的改變,改變原先信仰,被男性污名化等情況上。這些原住民婦女期望透過婚姻的締結,改善經濟的低落的處境,雖然在婚姻的過程中增加資源,開拓了網絡,然而並沒有真正脫離低階的社會位置,從家的經營與運作過程中衍生的各種現象,可以發現除了經濟功能之外,婚姻關係與家的經營還需要其他因素的共同維繫,雙方的差異太大的確是困難,這有助於再思考,婚姻制度與家對個人的實質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