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1999.06.01 ~ 2001.06.01
博物館及其對台灣原住民圖像的製造--以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為例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典藏單位、學術研究  
作者 陳錦豐
學校系所 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中心館藏網址:http://tulips.ntu.edu.tw/record=b2220029*cht  



[ 摘要 ]



博物館在揀選知識時,都要經過某一權力系統的運作,它所傳達出來的訊息,正反映出我們所處社會的權力關係。而知識是一種社會性的產物,並非客觀、中立,知識與權力之間存在著一種循環的關係,且運作於各種場域,在強調多元民主、尊重差異的時代氛圍中,這些權力的本質是什麼?如何被運作?以及權力運作的結果產生何種效應?已是最為人爭議的嚴肅課題。

後現代論述在博物館學中的應用,即在於強調人類所處的世界中存在著多元的秩序與系統,而這些知識都是在特殊的時空背景下被建構而成的,並非永恆不變的真理,也有其局限性,博物館不論在蒐藏、研究、展示或教育推廣上,都應該有此體認,必須拋棄保守僵硬的意識型態,並藉以調整自己的腳步。

本文即是以此觀點出發,去反省博物館再現原住民圖像時有關知識與權力的文化政治議題。然而,解構並不足以描繪出一個肯定的未來,甚至容易走入虛無,因此,後殖民論述所強調的在去殖民之後主體重建的概念,也是本文所採用的觀點之一。原住民藉著對歷史中原住民圖像再現的質疑,轉而追求自我再現與自我認同的具體實踐,以及博物館藉著對舊有典範的顛覆找出新的方向和嚐試新的做法,都是本文關懷的重點。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即在闡述上述的研究取向,第二章則試圖釐清台灣歷史中對原住民圖像的塑模過程,並描述博物館在此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說明長期以來都是別人在畫原住民的圖像,充滿了成見與扭曲,而博物館也是其中之一,其所依據的關於原住民文化的知識,其實是當時官方及學術界對原住民文化的論述,同樣存在著不平等的權力關係。

第三章是一個案例分析,目的在描述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的原住民展示如何沿用官方及學術界對原住民文化的認知方式,以及在觀光的需求下如何製造原住民的圖像。在小結中強調,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所欲凸顯的「傳統」和「真實性」的原住民圖像,其實複製了歷史中對原住民「第三人稱」的論述方式與內容,同時也是在觀光情境下刻意營造出來的一種供人消費的擬像。

至於第四章則綜合前述各章的論述,進一步探討普遍存在博物館與原住民展示內的文化政治爭議,包括人類學對原住民文化詮釋權的壟斷、觀眾導向對原住民主體性的衝擊、以及博物館對於原住民追求自主性文化再現的回應等,提供博物館未來的發展與關於原住民展示的一些思考方向。

第五章結語中,則回到台灣目前的現實狀況,舉出台灣原住民在解構及重構自己圖像的各種具體實踐方式,並以屏東排灣族「達瓦蘭部落教室」為例,說明原住民本身如何從事文化保存、教育推廣及部落永續發展的工作,提供現有的或規劃興建中的原住民博物館重新思考與定位。

後記,本文其實也在建構一種認知原住民的方式,但這不也是博物館在製造原住民圖像時應有的反省與體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