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建構祭儀的七種元素─以里漏社阿美族祭師歲時祭儀為例.
族群: 阿美族   
主題: 文化慣習、歲時祭儀  
作者 巴奈.母路(原住民音樂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學校系所 2007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集 社會組優等論文
地點 花蓮縣 吉安鄉    
研究內容

對一般人而言,要看懂阿美族祭儀並非容易的事,祭儀本身雖然蘊藏豐富的文化意涵,確往往因語言不通,儀式過程單調反覆冗長、進行節奏緩慢、翻譯或報導人解釋不完全等問題,導致祭儀有被簡化或娛樂化的趨勢,過去學者對原住民文化儀式的介紹主要是以輪廓式的描述為主,缺少提供儀式的動態性。這不僅造成原住民傳承上斷層的危機,更讓他族無法分享祭儀本質的精髓。對台灣多元文化發展及本土文化資產的充實上,這些問題都成了不容漠視的重要課題。加上部落耆老流逝的速度,除了在記錄保存祭儀上有緊迫性外,「詮釋」祭儀恐怕是目前刻不容緩的方向。
關於本論述之文獻資料很少,甚至過去有日本學者認為祭祀團體已不存在阿美族部落。
本篇論述以花蓮縣北部阿美族里漏社祭祀團體為主要研究對象,里漏社祭祀團體目前僅剩九名祭師都是女性,沒有男性。本論述以一年中祭師二十四種固定或不固定所執行的各種部落性、私人性或專屬祭師之祭祀活動為研究範圍。
本文以里漏社阿美族祭師的二十多種歲時祭儀,先根據祭師針對儀式動機、目的及段落的母語名稱斷開,再根據每一個儀式段落中祭祀之對象及迎靈、娛靈、送靈程序作更進一步的剖析,在每一個儀式的步驟與步驟之間,歸納整理出形成祭儀的最小單元-「七種元素」。換言之,歲時祭儀中無論大小儀式,都是由這七種元素,以不同排列組合構成的。而從每一種元素的內容中可得知儀式的動機、目的、祭祀對象及祭品。亦可藉七種元素多元組合排列結果中看出儀式段落及完整之儀式結構。因此,本文根據祭師在儀式不同段落中,所互動的對象及目的提出祭儀七種元素的論述,嚐試提供理解祭儀的途徑。

研究成果 2008040300002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