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金牌背後:原住民投身棒球運動的社會基礎與效應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學術研究、體育活動  
作者 林文蘭(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學校系所 2007台灣原住民族教育新思維專輯論文 優等作品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本文欲釐析原住民棒球運動風行的集體之謎。首先,簡述台灣原住民棒球發展圖像與現況。繼而探究造成原住民投身棒球運動的社會基礎和解釋條件,分別為:第一、本質—體質的論述;第二、政治—治理與國族意識的觀點;第三、升學階梯與學習失敗的解釋;第四、經濟決定的誘因;第五、社群文化與社會建構的立場。孕育原住民文化的群體主義促成集體群聚網絡的生活方式,與棒球運動訴求團隊合作的集體意識不謀而合。而社會網絡的漣漪效應更導致棒球村和棒球家族現象明顯,據此形構出棒球運動在原住民社群盛行的社會現象。
原住民投身棒球運動所造成的社會效應在於:其一、棒球作為原住民孩童學業不彰的替代出路,反倒再製了低學習成就的刻板印象。原住民學生打棒球所形構的教育體制,造成獨特的學習型態和升學管道。其二、深化職業類聚現象,強化職業族群化的趨勢。其三、晉升職棒殿堂的原住民,身處高風險的職棒勞動體制,面臨生涯短暫與轉業困難的職業風險。運動被視為社會流動和改善經濟條件的階梯,但成功者有限,反倒促使原住民社會流動的障礙越高,陷入謀職的困境,從而繁衍了社會階序。
本文在結論提出四項政策建議:首先、落實完整的生涯諮輔機制,針對具備體育性向與潛能的原住民學生,涵養運動專業的價值觀之外,亦需培養第二專長與建立學習的轉換管道。其次、教育部、體委會和原民會可藉由運動科學選才與培訓,選拔具資賦優異潛能者加以培育,具體改善體育績優生的基本學力、課業輔導和升學管道,而非任令原住民學生大量投入棒球運動,喪失常態學習管道的機會,再製了學習弱勢與教育成就不彰。第三、改善不利於選手的職棒勞動體制與工作條件,設置選手退役晉升教練的職業轉銜平台。最後、建構健全的運動傷害防護體系,強化原住民運動員的身體保健觀念與素質,以延長職業週期。

關鍵詞:棒球、原住民、社會效應、群聚網絡、職業族群化

研究成果 2008040300001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