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2.01.01 ~ 2002.10.24
原住民地區部落產業整體發展踏勘及評估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部落發展、學術研究  
主持人 洪進雄、林梓聯等人
執行單位 國立嘉義大學原住民生產力培訓中心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早期原住民族地區均以農、漁及狩獵業為主要產業或經濟來源,其生產條件、產銷技術及
產生的經濟效益均遠遜於平地農業,而且產品大多為農漁牧初級產業之產品,品質較差或不具產品價值,這些均是過去政府想提振原住民經濟能力最感困難之處。隨著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時,對原住民產業的永續經營及生命財產安全勢必造成更強烈之衝擊。我國於2002年元月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其衝擊面以農業為最大,原住民亦不能置身於此經濟市場之外。過去本省農業雖以勞力密集為生產導向的經營方式,曾爲台灣的農業創下輝煌的成就,但也隨著時空的變化及科技的進展,也逐漸轉型為行銷及休閒觀光,多元化的經營型態是未來本省農業經營轉型的方向。原住民地區因地處偏遠,土地開發及破壞程度均相對較低,國土保安與涵養水源的重要性在過去往往被忽視,卻是近年來生態旅遊積極開發的新興產業,若再加上原住民本身文化及傳統工藝,更是休閒觀光產業所強調的主要特色,因此基本是不受加入WTO的影響,除了部分的農產業外。此時此刻是原住民產業面臨進退兩難的關鍵階段,因此原住民地區的產業特色亟待轉型及重新定位,甚至走向多元化的目標,希望在政府的主導下重新規劃產業發展策略,以解決現有原住民的產業困境,降低加入WTO的產業衝擊,達到永續經營及提振原住民經濟之目標。未來原住民地區的產業也不能再僅侷限於初級產業型態的農漁牧產業,必須尋求新的產業資源及產業方向,以獲得部落發展新的產業契機。政府在今後的「輔導原住民族產業發展四年(92年度至95年度)實施計劃」 「挑戰2008」即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中,仍會投入相當多的經費於原住民原生性產業、文化、生態旅遊及發展休閒觀光。原住民族委員會有鑑於此,擬在原住民地區遴選具有發展潛力的地區及部落,做為優先輔導及發展的重點地區,希望利用地區及部落在景觀、文化、生態、產野上的優勢,作積極性的經營輔導及加強各種訓練,以達到地區永續經營及發展之長遠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