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3.06.01 ~ 2005.06.01
教育做為原住民部落「社區總體營造」的可能與侷限性─以達邦國小為例(Possibility and Limitation of Using Education for Community Total Development of Aboriginal Tribe:the Case Study of Ta-Pang Elementary School)
族群: 鄒族   
主題: 產業經濟、部落發展、文化慣習、一般教育  
作者 毛敬智(Ching-Chih Mao )
學校系所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含碩專班)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台灣在步入現代化過程中,因政府權力翻轉或社會環境丕變,開始醞釀了一股尋求改變的力量。對台灣政府而言,由於1990年代「國家」面臨了合法性的危機,而欲重組國家機器、重建國族認同,因此選擇了「社區」這個曖昧且又能與各種場域產生最大交集的辭彙,作為對人民收編的利器;另一方面台灣在戰後致力追求現代化與經濟上的成長,卻在過程中面臨到一連衝擊與轉變,所帶來的影響,諸如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居住品質惡化,都使其中的人們遭到極大的困境,面對這樣的困境,草根力量逐漸崛起,希冀透過民間力量,並凝聚起人民的集體意識,尋求解決困境的機會。在上述的歷史脈絡下,由文建會主導的「社區總體營造」理念與運動,因而應運而生。
在論述原住民部落的社區總體營造時,不同的專家學者不約而同的提到,唯有文化產業才能確保原住民部落的發展、是維繫部落生機的唯一出路。文化產業必須要緊密扣連到日常的生活脈絡之中,無法憑空出現,但觀看現今原住民部落以「文化產業」所進行的營造模式,卻往往呈現出一種單面向、同質性極高的觀光樣貌。在阿里山鄒族部落中,每個部落雖然各自在自己的生命歷程、歷史軌跡、生活方式中,尋求具差異性、辨識性的「舊文化復振」,希望藉此形塑出不同的部落營造模式,例如:茶山部落以分享為主的「涼亭節」、樂野部落的「鼓動楓林」等,但這些「舊文化」到底跟部落的生活脈絡有多少關聯性?抑或是拆解傳統文化,片面的挑選有經濟價值、可操作的部分,以產業的方式單獨販售。而這些嘉年華式的「文化產業」,真能達到社區總體營造「社群意識凝結」的目的嗎?
在幾乎所有的原住民部落,以文化產業─觀光,進行各自的社造時,筆者卻在達邦部落看到另一種藉由教育的過程,達到原住民部落社造的可能性。在達邦國小中,因其發展出獨特的「鄉土本位課程」運作機制,在運作中納進部落裡各種有形或無形的資源,且透過其各項教學與活動,串聯起部落內的居民與家長,一同參與學校活動,並促其主動積極參與學校內其他的事務,並在過程中藉著意見交流與合作,形成合作共識。因此,在達邦部落中,學校不再僅只是一個教育單位,反而成為部落內族人意識交流的平台,透過這個平台,進而達到「社區總體營造」最終目標的可能性:由下而上、自主參與、最終凝聚起部落的社群意識。而達邦的社造模式,讓原住民部落在進行社區營造時,不僅僅想到觀光,而能有其他另類(alternative)途徑的可能選擇。
因此,本篇文章筆者旨在論述,在原住民部落中,如何透過學校教育的運作機制,將部落中的居民帶入教學課程中,使得學校與部落間產生合作與互動,並在部落居民參與課程活動的過程中,藉著溝通與交流,而逐漸消弭因差異而產生的對立與衝突,進而達到社群意識的凝結、達到另一種原住民部落進行社造的可能性;以及以布爾迪厄(bourdieu)的經濟資本(economic capital)、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與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概念,扣連台灣環境的變遷來分析,是什麼歷史脈絡與原因,能形成另類的「達邦社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