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3.06.01 ~ 2005.06.01
原住民學童族語教育與文化認同之研究-以銅門國小實施族語教學現況為例
族群: 太魯閣族   
主題: 族群語言  
作者 吳淑慧(Shu-Hui Wu )
學校系所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分析九年一貫課程中,「母語教學」成為學校傳授的正式課程之一,原住民族語學習從過去打壓及不被重視的情況,轉而變成原住民學生急需做的功課,透過學童的學習探討他們在原住民族語教育和文化認同之間關聯性;在研究方法方面,經由蒐集到的資料,進一步分析個案學校在推動原住民族語教育上所獲得的助力和面臨到的困境與阻力。
為達此目的,本研究以銅門國小做為田野研究的場域,這所學校的學生98%為原住民,主要為太魯閣族人,單一化的族群特色,位於花蓮市郊,屬於一所山地學校。研究者本身在研究現場服務長達十五年的時間,當地的生活習慣都相當的熟悉。透過訪談、參與觀察和文件分析的方式蒐集相關資料,並藉由參與學校活動,訪談教師、家長、學生、社區人士,再針對不同面向的原住民族語教育做資料的蒐集,進行資料的分析及詮釋和相互校正。所得到的結論是學童在學習族語之後,對自己族群趨向於正面的認同,學童對本族語言從沒興趣學習到慢慢的接受願意學習,對於本族文化的不了解,逐漸在學童的鑲崁在孩子的腦海,悄悄的在心中萌芽,對傳統與現代之間擺盪,既不拋棄傳統文化,也不排拒現代或主流文化,希望在兩者之間,取得較高層次的協調,面對主流價值觀點對原住民的污名化,懂得去反省。
本研究所獲得的結論:
一、族群文化認同的滋生萌芽
1、 認同的轉換:經由教材課程的設計,讓學生慢慢熟悉瞭解當地的文化特徵,有了正向的認知,在學生的心靈上已經埋下文化認同的種子,也開始逐漸發芽生根。
2、族群文化雖然體認不深,但願意接受:學童對族語言從沒興趣學習到慢慢的接受,對於本族文化瞭解逐漸雖然不是了解很多,經由族語老師利用說故事的教學方式,態度上有了轉變,願意學習。
二、學校、家庭、社區連結的系統
1、族語傳承角色回歸家庭、社區的責任:學校實施族語教學,是一個過渡時期,也是做復育的工作,將來族語的學習,終究是該要回歸到家庭和部落去學習。家庭、學校與社區雖然是語言學習最重要的場所,原住民族語言若要振興的起始點就在家庭與部落,父母在家庭中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擔要達到族語教學與學習的較佳學習效果,負起母語教導的責任。
2、因應升學加分而產生學習族語的動力:為了96學年的升學加分而需要族語認證議題,衝擊到每個家庭、學校的重視,產生學習族語的動力,把學校、家庭、社區連結的系統,透過學校教育的機制,呼籲家長在家盡量教導孩子說族語與鼓勵說族語。
三、現行的教育制度之下的族語教育
1、有限的學校族語教育,無法展現族語學習的成效:以目前國小的課程規劃,是不足以在短時間內看出族語教育所產生立即性的效果,學校只有一節母語課,能學到什麼程度是有限的。
2、學校需要多元文化教育的態度:由於學校一個族群有一個族群的語言文化特色,有了不同的文化特徵,反映出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文化理想,正可以充實、豐富台灣的文化內涵,而不是侷限在個人偏狹的漢族意識之中,尤其是在原住民較多的學校或是原住民學校裡任職的教師,應該要胸懷著多元文化教育的觀念, 不要落入自己的文化模式及價值觀,來評斷學生因文化所表現出的學習行為及文化的價值性。
3、原漢教師及族語支援教師的在族語文化專業素養上的提升:對於現階段的族語教師是屬於支援性質的教學工作,在族語文化教學的專業領域上必須要自我提升,原漢教師雖沒有教受族語,因應課程的需要族群文化素養上的提升。
4、培養學童學習族語文化的動力:課程的設計要能多方面的兼顧,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尤其是語言的學習必須要能活潑生動,課程內容需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課程排定以族群文化做為主軸,培養學童學習的動力。
本研究結果建議:
一、修正現行課程,加強族群文化的薰陶。
二、族語教學內容應連結實際生活經驗。
三、師生一體共享原住民文化之美。
四、發揮部落教室的文化功能,並鼓勵學童去接觸學習本族族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