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3.06.01 ~ 2005.06.01
國小原住民學童適應行為、文化認同、自我調整學習與其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justment Behavior of Primary Indignity Students and Their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toward Achievement)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族群教育、一般教育、學術研究  
作者 劉炳輝(liu ping hware )
學校系所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本研究旨在探究國小原住民學童適應行為、文化認同、自我調整學習與其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以國小原住民五、六年級學童十二族群為取樣對象,計抽取有效樣本數為1099位學童。研究工具為「國小原住民學童學習經驗調查表」,包含「原住民學童適應行為量表」、「原住民學童文化認同量表」、「原住民學童自我調整學習能力量表」等三種量表;以t考驗、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迴歸分析及線性結構模式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資料分析與驗證假設。

茲就研究結果歸納整理以下結論:

一、國小原住民學童適應行為良好,尤在休閒適應方面表現更佳。

二、國小原住民學童具有頗高的文化認同,但在文化統合則有待加強。

三、國小原住民學童的自我調整學習具有中上水準,但在學業成就表現為中等。

四、不同「性別」、「年級」、「家庭狀況」之國小原住民學童其適應行為、文化認 同、 自我調整學習及學業成就有所差異。

五、較高適應行為之國小原住民學童,其文化認同程度、自我調整學習及學業成就表現較佳。

六、較高程度文化認同及不同文化認同類型之國小原住民學童在自我調整學習及學業成就表現有顯著的不同。

七、具有較高自我調整學習之原住民學童,其學業成就有較佳之表現。

八、預測變項與效標變項具有正相關;另預測變項間具有正相關。

九、適應行為、文化認同與自我調整學習變項對學業成就的預測分析中以「結果省思再修正」層面、「文化歸屬」、「策略行動與監控」的預測力較佳。

十、本研究所提出「適應行為、文化認同、自我調整學習及學業成就關係」之模式,在結構方程徑路分析考驗,顯示基本適配良好,整體模式與觀察變項資料可以適配,內在結構適配尚符合適配。

十一、本研究結構模式「適應行為」對「文化認同」、「自我調整學習」具有直接效果之影響,對「學業成就」有間接效果之影響「文化認同」、「自我調整學習」對「學業成就」具有直接效果之影響關係。

根據上述之結論,本研究提出下列具體建議:

一、加強推動家庭教育,建立正確的親職教育理念,以營造完整、和諧及美滿之家庭,增進學童適應行為、文化認同、自我調整學習及學習之成效。

二、激勵國小原住民男生學童積極正向的適應行為、參與文化認同之活動,更著重於自我調整學習能力之培養,以消除學習刻板印象。

三、落實國小原住民學校教育,增進學習之興趣及學校適應能力,產生有意義的學習效果,以適應社會生活。

四、繼續推動原住民族鄉土文化教學,並正向鼓勵學童建立信心,採取融合現代文化認同之調適學習,精進學習品質及提高社會競爭力。

五、培養學童具有主動學習之態度,自我覺知評估情境、設計籌畫學習目標、進行策略行動控制及不斷省思目標的達成,成為知識的建構者。

六、重視國小原住民學童數學領域成績偏低情形,妥善規劃學校學習活動,爭取及整合各項資源,加強國小原住民學童學業之學習輔導及心理輔導。

七、正視國小原住民學童正向、良善之適應行為的培養,以間接影響與激勵學業學習成果。

八、重視國小原住民學童在文化層面、心理層面影響學業成就表現,亦即正視文化認同、自我調整學習的培養,以直接影響與激勵學業學習成果。

九、進一步研究的建議,包括研究變項、研究工具、研究工具、研究架構、統計方法及研究方法等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