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1998.06.01 ~ 2000.06.01
臺灣地區蛇郎君故事研究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文學、神話傳說  
作者 簡齊儒(Chi-ru Cheng )
學校系所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情節虛構且神奇之蛇郎故事是東亞地區專有的「433D」類型,為世界「433」型蛇王子之亞型,它與「433E男蛇傳說、433F圖騰婚蛇氏族」之間,擁有「人蛇婚」等相同近似的母題,卻在情節發展與意義作用上,包孕著迥異的形式風格及民俗基蘊,特別側重於「惡姐善妹」主題呈現。

台灣〈蛇郎君〉源流,是從大陸福建地區漢民族(閩南、客語)移民傳播來台紮根發芽,又因族群融合接觸,影響台灣原住民蛇郎君故事(排灣族、魯凱族、阿美族、卑南族)的形成。本文即針對坊間出版者加上自己之田野調查,共54篇蛇郎異文細部母題之歸納統計,運用歷史地理學派方法,詳細比對福建原鄉地、台灣漢族、原住民族之蛇郎君異文,分析台灣蛇郎君故事的傾向性之變異特色,與族群傳統文化映射。

角色方面,台灣蛇郎君形象有「溫和化、崇高化」趨勢,傾向「才富雙全」的樣貌,「白面書生」之形象描摩,因為間接接受民間習信觀念的影響,蛇精惡性一再縮減弱化,將蛇郎君的形象溫和化、親近化,甚至被認為是「蛇龍王」,神異性不斷地竄升。原住民排灣、魯凱兩族蛇郎故事,常將蛇郎君常替換為「百步蛇」,或尊為「神蛇」,跟該族原來的圖騰信仰神話結合。

其次,漢族在常見之「豬屎公」外,還添加「員外」、身份「馬奴」角色,皆有其特殊意義存在。女主角方面,台灣異文漸趨把描述幼女「善良孝心」的特質,漸漸轉化為「重守承諾嫁蛇」的性格,除了參雜入道義教化的人文色彩,還透露民間轉向認為她有先天好運的優勢之「宿命論」傾向。

〈蛇郎君〉當中流露許多本土族群文化的特色,與早期鄉土生活的遺跡,例如:農事作息的習性與生活面貌、婚聘禮俗,流露各個族群豐富傳統背景資訊,也看出傳統文化觀念的承衍,例如:過去視為勤奮美德的表徵的織繡技術,在台灣異文中弱化減少,反映現實的工業化社會現象。

台灣〈蛇郎君〉裡頭,經過時空流傳變異,有機的複合了許多母題情節,或者與其他故事類型互見組編。從”故事角色關連”來說,漢族蛇郎君故事串連了民間盛傳的「豬屎公舉天」神話之母題。從”故事主題切近”來說,與同是強調季子勝利、懲惡揚善之「狗耕田故事類型」母題互見。 從”族群文化相應”來說,原住民族異文組編了該族「蛇氏族傳說、靈魂附物、射日神話」母題情節,俾使本土蛇郎君故事呈現多元變異的風貌。

台灣〈蛇郎君〉故事來源皆為「家庭式的傳承」,主要採錄到的講述者也多以「女性為主」,講述者亦會因為其性別、職業、教育程度…等背景不同,在既有〈蛇郎君〉中發揮自己的特色,呈獻個人風格與社會樣態。〈蛇郎君〉實為一則「女性故事」,故事軸心環繞在女主角的境遇上,從窮變富、連續報復、回復人形、團圓等情節,以女主角為主線,展開一切聯繫於她身上的情節內容。但是整個故事的重心與終旨,並非就停駐於「女主角的遂願」方面,意義與價值在於女主角「克服種種困境」的過程上。

〈蛇郎君〉實則為「韻散交錯」的內容,有許多「韻語」的部分,展現了地區方言母語的韻律節奏特質,是佐證蛇郎主旨的最佳例證,也正因為這些容易記誦的韻語歌謠,以及程式化不斷重複的特點,使得繁常多變的〈蛇郎君〉流傳更為廣闊、久遠。且外,〈蛇郎君〉故事展露出「單面向、無深度性、抽象性」之形式風格,與「男蛇傳說」有許多本質差異,〈蛇郎君〉缺乏真實感情描摩,故顯露清晰明朗之態,顯露出明快、輕鬆、不遲重的風格,讓人不至於感到特別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