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1998.06.01 ~ 2000.06.01
少數民族兒童學校教育問題探討--以花蓮縣某泰雅(德魯固)族國小及其學區為例(Diagnosticating on Various Problems of Schooling for Taiwan Minority Children: A Case of One Tayal (Truku) Primary District in Hualien County)
族群: 泰雅族 、太魯閣族   
主題: 社會關懷、一般教育、學術研究  
作者 全中鯤(Chyuan, Jong-Kuen )
學校系所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本研究主要採用「深度訪談」(質化分析)方法,也用到「問卷調查」(量化分析)和「次級資料」(文件分析)、「參與觀察」等幾種次要方式來蒐集個案資料,企圖藉由這個台灣少數民族原住民-花蓮縣某德魯固族\泰雅族國小學區-兒童教育問題影響脈絡的了解與認識,來歸納、建構、發展一符合「在地族群特性」之長期而良性的教育實境問題改善和解決的策略。

從與「兒童教育」相關聯的學校、家庭、社區\部落、族群、宗教信仰以及制度\系統環境,來尋析過去和現在發生於德魯固村賽德克部落「孩子\兒童\學生」身上的不利及有利的教育影響因素。因此,研究目的主要有四:一、探討以少數民族德魯固兒童為教育主體的學校所遭遇和面臨的難題;二、了解該學區的特殊社會與文化背景,包括其族群部落之形成以及社區之地理關係與歷史,從中找出可能失落或被摒棄的族群教育內涵與資源;三、比較分析各個職位角色的相關報導人,對學區兒童教育實境問題的理解與觀點,找出問題的可能癥結;四、歸納研究發現並統整建構可行而合宜的「鄉土性」與「在地性」教育發展策略與方案,提供個案小學與其社區和地方人士的教育關懷行動參考。

研究發現個案學校兒童的成長與學習環境條件都不如理想,社區家庭多係在日據時期從山區被強迫移下定居,派出所就近監視管理,過程中逐漸喪失了族群傳統的文化、倫理、信仰、領導者、兒童訓練、山林打獵場域與生活經驗傳承。由各家族所組成的新部落分成三部份:「一班」、「二班」、「三班」,在社區環境衛生外貌上也有所不同,三個班落的學童多數就讀學區國小。而外圍也有兩個戶數不多的小部落也屬於同一學區,但那裡的學童則因交通便利或父母到市區工作而到平地學校就讀。早期因山地師資、校長辦學等問題,部落裡知識階層如村長、老師、牧師、公務人員、警察、以及曾在平地學校接受教育的家長,其子女多轉學市區或平地學校,而這種原住民學區不良師資和不利學童競爭能力的疑慮認知仍然存在。

個案學區坐落平地,近市區和觀光區,交通方便,整體而言算是完整的族群性部落。農業耕作曾經帶來富裕與勤勞習慣,後因政府休耕補助之獎勵、本地就業謀生之困難、以及年輕人不願務農等因素而使土地荒廢閒置或轉移,子女也因無需幫助田間工作而少了勤勞吃苦的生活體驗。早婚、離婚、再婚所形成的婚姻破碎家庭頗多,一個家庭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之子女同住生活者也不少。家長無固定工作收入、酗酒現象、賭博現象、公共休閒設施缺乏等在部落中是個嚴重的問題。父母教育程度偏低,對子女教育期望和認知不足,對子女的生活照顧與課業指導監督也不夠。學校教職員對部落環境印象極差,對家長參與並支持學校活動的情形感到失望;從族群傳統技藝文化識能入手(如歌謠、舞蹈、竹藤編織、織布、服裝、母語),是現任校長的學校經營策略,期望經由族群固有文化特色的展演提昇學童的自信與家長對學校辦學的信賴。

研究結果發現幾項不利於學校兒童教育的影響因素:一、交互錯綜的各類「惡性循環」現象(如貧窮、失業、酗酒、賭博、破碎婚姻、部落商業、社區學校互動、休閒問題等),直接間接對生活於部落的族群學童造成不利影響;二、家庭結構與功能問題、家長教育認知與態度問題、以及學童「家庭生活教育」不足問題,是讓學校辦學最感無奈的部分;三、「知識菁英」逃離部落現象,無法發揮正面積極之影響力;四、部落「公務人員」與「教會牧師」對學區小學教育品質之疑慮,而讓其(孫)子女「越區就讀」,讓辦學者有「高素質的學童」都無法留在部落小學的無奈感慨;五、部落人文精神文化不足,雖有三個不同基督教會並存,但未能發揮整合團結的作用,且很多青少年及兒童不再上教堂;六、部落「有效領導」機制缺乏,領袖人物的家庭、婚姻與個人操守問題影響部落人對其信任程度;七、政府基層選舉分裂族人團結,所選任者常不能有長遠眼光,對族群教育事務關心程度低;八、學校過去的歷史缺憾、學校校園校舍發展問題、教師的不良族群印象、教師進入部落家庭意願低落\與學童家長的對話不足;九、地理空間接近平地漢人社區,到市區、觀光區都很容易,外來物質文化引誘影響頗深;十、日據時造成族群傳統文化的喪失,以及基督教信仰對族群原始信仰的禁忌與刻意忽略;十一、電視大眾傳媒對都市消費流行追求的報導,以及色情節目收視的影響。

研究過程中也發現到有利於個案國小兒童教育的地方:一、有少部分部落家庭家長重視並關心子女的教育,可激發其影響鄰居學童家長的教育觀念與關懷行動;二、部落中部分知識菁英與宗教人士也對部落事務、兒童與青少年行為發展表示高度的關心(但感無奈),可尋求與學校及其他組織如「展望會」、「建設協會」、「派出所」、「大學山服社團」的支援配合;三、學校校長的積極辦學作風,發展族群傳統文化技能特色,讓學童有觀摩、表演、學習的機會,也鼓勵老師帶好每一位學生,更辦理親職教育活動讓家長認識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四、天主教會在本社區設有「幼稚園」辦理學前教育;五、部落族群完整單純、教會組織各有有心的管理人,有利「部落總體營造」;六、部落生產的知識分子如老師、牧師、警察、軍官、大學生等不乏其人,是可用的「人力資源」,需調查訪問以尋求配合協助;七、各部落教會組織為青少年與兒童辦理各類心靈成長與休閒活動,可加強宣傳或合作辦理;八、輔導學區花蓮師範學院有許多教學實驗研究計劃在學校內推動執行,可尋求更多實質改進意見及學校與社區關係的改善策略;九、學校學童歷年來有許多各類比賽的優勝表現,證明學童之「可教育性」、「可塑性」、及「競爭性」,只需善加鼓勵、關懷與引導。

針對本研究個案問題的診斷,一方面需要「去弊」(不利影響因素),另一方面也需「興利」(有利的影響因素),當然有一些不利因素的克服與解決,非「學校\老師」、「社區\部落」、「家庭\家長」、與「學童\孩子」所能夠辦到,而係更大更高層級的「制度」、「系統」、「國家\政府」、「經濟」、「族群」性問題,而這類問題的提出與解決,則有賴更多更深入更大型的研究計劃來支持,而能為長遠而有效的族群兒童學校教育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