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1996.06.01 ~ 1998.06.01
祭儀行動下的神話思維 : 花蓮縣東昌村阿美族喪禮研究
族群: 阿美族   
主題: 傳統信仰、生命禮俗  
作者 李宜澤(Li, Yi-Ze )
學校系所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花蓮縣吉安鄉境,是台灣原住民裡的南勢阿美族人,世代居住的位置。目前,原先在這裡主要的三個社群聚落,已經成為花蓮市周邊的衛星社區。然而居住在這裡的阿美族人除了漸漸改變成為西方宗教下的信徒、或是參與東部地區的台灣民間信仰之外,仍然有許多人跟隨著傳統社群遺留下來的腳步、作為處理自己日常生活裡信仰需求的唯一方式。其信仰傳統內的各種祭儀活動,大多是由族人稱為Cikawasai的巫師們所帶領。包括個人的、家庭的、部落歲時的儀式,仍然可以在許多傳統意義與現代處境衍生出來的場合見得到。如何去理解傳統巫信仰活動的祭儀本質,用什麼角度切入思考,才可以在儀式行動的科儀文本與執行過程裡,取得關於巫信仰與日常生活、社群整體的團體情感,交互表現出來的深層連結與象徵意義。本文中以東昌村(舊稱里漏社)進行的傳統喪禮描述為主,配合巫信仰所展現的神話思維動力,試圖在可見的進行過程和社群脈絡之下,進一步探討由喪禮中的祭儀時間與空間表現裡,如何在行動使用的草擬性的區別(discursive distinction),形成對儀式活動賦與社會性意義的摹本(mimesis),以及儀式週期所到的儀式同體異形(homology)。人在祭儀中的理解和參與,來自於對空間和時間感的認識。以祭拜程序可能會使用到行動目的,進而展現特殊的神聖方位;空間並不是邏輯幾何式的拆解說明,它回歸到行動和情感發生的當下需要。任何儀式之前,都要斟酒在杯中,用食指輕點告知祖先和鬼神(mivdik);這時並不形成特殊方向或隊形,而是由杯內向杯外的動作過程,連結了自我與神聖他者的關係。直到呼喊神靈、在祭品臨時排列形成的空間裡,才會看到由祭祀需求依序出現的東方、南方、北方諸神。每一種特殊方位一開始是以日常生活的行動作為命名對象:例如"東北"的「收藏穀物」方向,"西北"的「曬掛魚網」方向...。被人為說明所賦予的神名和意義,是由對於日常行動的需求轉變而來。祭祀行動的時間感,在觀看和參與中是透過空間關係的表達才得以表明。時間並不只是我們使用某種計量的scale,一個象徵動作能被程序和目的之下被認出,於是在過程裡不知名的連續裡有了區隔。儀式內的時空區隔,就是進行意義引渡的基本方式;大型儀式比如喪禮以至於巫師本身的特殊祭典,對於儀式行動轉變的漸進性質特別注意。執行的巫師和現場的家屬,同時進入因為祭祀行動和物品出現,而連結的另一個時間流。以祭祀活動向外擴散的神聖時間,並非物理時間規定的機械時刻;它訴求的是統一看待祭祀前後的時間意義,「滿載過去並孕育未來」。在台灣現代化的腳步未曾停止,原住民生活持續漢化的情境下;傳統巫信仰漸漸脫離了原先和部落生活的日常連結;從「背景」浮出而成為研究「議題」。當我們回到儀式行動與日常行事之間必然的交會時,才可以重拾祭儀與傳統生活情境連結的內在象徵思維。
◎中心館藏連結:http://tulips.ntu.edu.tw/search*cht/X?SEARCH=%28t%3A%B2%BD%BB%F6%A6%E6%B0%CA%A4U%AA%BA%AF%AB%B8%DC%AB%E4%BA%FB%29&b=vv&SOR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