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1.10.01 ~ 2002.04.30
原住民文史館展示規劃研究(The Study of Exhibition on Indigenous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文史資產、文化慣習、典藏單位  
主持人 王嵩山
執行單位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十七世紀以前,南島語族構築臺灣的族群版圖。雖然,臺灣史前文化與目前原住民之關係的圖像,尚未完整且細膩的勾勒出來。但我們已經明確的知道,史前文化的主人和南島語族,在不同的時間、分批進入臺灣。認為現存原住民族分批進入臺灣的論者,相信這次的遷移最早可能在西元前三千年至四千年左右,也就是距今約五千年至六千年。分佈在臺灣北部的泰雅族與賽夏族沒有發展出陶器工藝,以善於黥面、巧工織布著稱,這兩個族群到達臺灣的時間最早,約在五千年至六千年前。中部的邵族、布農族、鄒族約於三千餘年前到臺灣。在南部與東南部發展出階級社會、藝術成就極為發達的排灣族、魯凱族和卑南族,約在一千餘年前到達臺灣。東臺灣的阿美族文化與菲律賓金屬器文化相似,約在公元後到臺。達悟族,則一直要到宋時期,才由菲律賓遷徙至孤懸於太平洋中的蘭嶼島上定居。三百多年前,閩、粵的漢族大量移民臺灣。其時,臺灣西岸的平原,尚有大量平埔族定居,逐漸地受到強勢漢文化的影響。到十九世紀末,可辨認的平埔族,尚有:分佈於基隆淡水海岸地區及一部份居於宜蘭縣境的凱達格蘭族,居住於臺北盆地及其周圍的雷朗族,宜蘭縣的噶瑪蘭族,分佈於新竹、苗栗二縣的海岸平地的道卡斯族,臺中縣境有巴則海族和拍瀑拉族,巴布薩族分佈於彰化縣境,和安雅族居於嘉義與南投二縣,西拉雅的三個亞族分佈於臺南、高雄和屏東三縣,馬卡道分布於高雄一帶。以日月潭為生活中心的邵族,有時也被歸入平埔族群。臺灣的南島語族不只以其特殊的社會文化體系,適應於臺灣的生態環境,也遭遇外來的政治、經濟、宗教力量的影響,在傳統的持續與激烈的變遷之夾縫中求生存。一般而言,臺灣原住民族的社會文化體系經歷了四個演變階段,由於社會文化體系與外來影響互動,文化體系與社會體系有不同層次的整合。這四個演變階段,一是傳統部落生活。二為荷、清時代,建立外來影響的基礎。接著歷經五十一年的日本殖民政府的間接統治,初步介入世界的政治經濟及宗教的體系。最後進入國民政府的治理時期,西方的科層制及外在政治、經濟、宗教等體系,加深擴大其影響力,再加上臺灣當前政治與意識型態之左右,傳統與現代的衝突更加激烈。這四個階段之社會文化變遷所產生的適應問題各不相同、性質迥異。在傳統部落由既定的血緣、地緣及各類身份地位形成法則所交織而成的社會生活中,變遷是較緩慢的,而社會文化體系也自然形成自成一格的適應機制,以避免在過激的變動之中,導致社會文化體系的崩潰瓦解。反之,在遭受到大社會的強大外來文化之衝擊時,往往抵擋不了種種壓迫與剝削,從而在內在產生無法適應的狀況。而且這些適應,又因社會文化的不同,而在政治、宗教、親屬、經濟等方面的表現都有所差異。例如,階層化的社會傾向於信仰天主教、政治選舉較易連選連任,平權化的社會則傾向於信仰基督教長老會、政治選舉不易連選連任。近百年來,臺灣原住民往往被視為「同一個族群」。事實上,各族之間雖有緣於南島民族文化的某些共通點、亦有不同的社會文化特徵,分別地呈現出獨特的歷史性。目前所見平原與濱海地區平埔族群再現、中央山脈周圍的原住民族群之文化重構,共同的發表了臺灣文化「多元、歧異、動態」的性質。臺灣原住民選擇作為文化復振活動之內容與社會關係的組成方式,不但具有族群主體上的價值,亦具有社會學上的意義。再說,臺灣原住民「文化形式的歷史重建(the 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forms)」誠然重要,但是,更進一步的工作不但要深入追究不同地域之原住民社會與歷史的性質、以及各族展現在文化政治(cultural politics)層面中的社會關係及其運作之動力。我們也應更細膩的認識、理解不同族群的原住民,如何通過其既有文化對外來影響從事其特殊的定義與詮釋。這是原住民文史館文化再現的重點。This study concering the 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forms, through building history museums,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among Taiwan.

中文關鍵字:原住民文化;博物館;展示。

英文關鍵字:indigenous culture;museum;exhib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