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3.03.01 ~ 2003.12.31
原住民部落重大歷史事件---加禮宛事件
族群: 撒奇萊雅族   
主題: 歷史  
主持人 康培德
執行單位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本研究首先敘述花蓮平原的地理空間,藉以討論西荷時期以來,花蓮平原上各聚落之空間分布,而後分別以加禮宛人、沙奇萊亞人為主體,探究加禮宛之南遷與部落重建、以及沙奇萊亞人遷居花蓮之推測。其次,我們討論該二族人的社會運作、以及與週邊各族間的和戰關係,藉以說明在花蓮平原的諸多族群中,為何該二族人會形成同盟關係,而這樣的軍事同盟,正是不久之後在「加禮宛事件」中所呈現出來的;其實,這樣的同盟關係,是在事件前既有的一種部落同盟的形式,它是在花蓮平原複雜的族群互動下,與時推移而逐漸形成的結合。 1874年的日軍侵台之役,是東台灣被納入清朝國家體制的一個起點,它使清廷警覺到,主權的不明確性將導致國際的糾紛;故當日軍尚在台活動期間,清廷即被動地進行後山的經略措施,以建立其在東台灣的主權地位。第四章起,即先概述加禮宛事件的時代背景,說明一向處於界外的後山,為何清政府會在光緒年間採取職官建制、軍隊進駐、移民入墾等措施;在這樣的背景下,後山的族群有何回應?以這種回應為背景,來瞭解為何清兵與加禮宛人之間,為何會發生這麼嚴重的衝突。但在開山工程之初,加禮宛人還曾經是協助的力量,其間的轉折,本文將有所論述。我們認為,時代的某種普遍現象,並不足以說明個別事件的起因;要瞭解它個別性的因素,就需要縮小範圍,看事發前的清廷措施與當地現象。詹素娟氏認為北路軍入駐花蓮,是「為宜蘭地區已達飽和漢人拓墾及土地獲取,另闢新利源。」此說頗具見地。本研究則另闢谿徑,直接從當代的歷史情境來討論。第五章即以奇萊平埔諸社對清政府的態度、後山政策上的調整、後山北路清兵的處境,以及其它相應的措施,來描述事發前後山的情境。第六章討論本事件的起因、過程、結果與影響。在本研究中,我們認為,導致加禮宛事件的主要因素是:一、由於後山在交通及後勤補給的不便利性,使當地駐軍陷入長時間的缺糧狀態,後山北路的缺糧壓力,在當地駐軍的威迫下,轉嫁到當地具有水稻耕作技術的加禮宛人身上,這樣的生存衝突,持續累積著加禮宛人的不滿。二、清兵以征服者之姿擅殺來營理論的加禮宛人,此一被逼難堪的處境,促成了集體反撫決心的形成。在整個晚清的原住民反抗事件中,本案的重要性卻是無可代替的,正如阿棉納納事件奠定清帝國在後山中路的統治地位一般,加禮宛事件之後,也正式確立清帝國在後山北路的主權;此後,後山的兵站與民庄陸續出現,同時,也帶動了族群的遷徙。另外,在本章中,我們考證了日治時期三篇較早的相關文獻,日後的許多誤解,多由此而來,我們特別希望這三篇的考證,對本事件的釐清能有所幫助。第七章則分述該社等在事後的聚落、族群認同、及其文化變遷。受挫的加禮宛人和沙奇萊亞人的聚落,從原先的集村式聚落產生驟變,我們將它分成三大類:留居型聚落、他遷型聚落、流散型聚落。其中的留居型聚落,已被弱化成一小村,週遭被其他強大勢力包圍,文化發展受阻,而呈現流失現象;反倒是他遷型聚落,在週圍無強大勢力、或他族較為友善的情勢下,本族文化得以持續發展,此一類型可以新社及馬立文社為代表;至於流散型聚落,除了散居於其原居地附近之部落內之外,也向外新建了更小的散村式聚落,此型可以大峰峰的加禮宛人和月眉的沙奇萊亞人為代表。最後,由於在事件中戰死的多為壯年男子,此一結果,大大影響了族群的繁衍能力,我們從年齡結構、性別組成、通婚對象等角度,探討事件後兩族群的發展走向。同樣地,因族群間的強弱關係影響了文化的發展,該二族在語言、祭儀、命名系統方面,亦有或輕或重的繼承或流失的現象,本研究亦將探討導致此一文化現象的因素何在。
中文關鍵字:加禮宛;沙奇萊亞;原住民歷史。
英文關鍵字:Carewan;Sakiraya;Austronesian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