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3.04.01 ~ 2003.12.31
原住民族山川傳統名稱調查研究第三期計畫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學術研究、資料庫  
主持人 吳信政、汪明輝
執行單位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壹、計畫緣起與背景意義(一)面對現代化、全球化與國家內在殖民化衝擊,台灣原住民族爭取生存發展,免於消失在台灣與全球的歷史與空間。(二)原住民族所爭取之生存空間,非僅是實質生態領域空間,更是象徵與符號空間,需要在國家地圖中呈現代表原住民文化智慧之地名,這是空間解殖運動。(三)以專業地圖繪製技術結合並促進原住民族社區進行參與式之標準地圖繪製,已成全球原住民族新社區營造運動模式。(四)國家領導人積極正視原住民族問題,提出革命性之原住民族發展方針。本計畫為落實、延續並完善化政府原住民族之既定政策,繼續調查原住民族山川地名。本次調查研究之範圍涵蓋南投魚池鄉以南至屏東滿州鄉跨越四個縣區共十五鄉,包括布農族、鄒族、邵族、魯凱族、排灣族以及阿美族之山川地名。貳、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一) 原住民族過去地名本研究透過歷史地圖法及文獻調查方法,選擇不同政權時期之地圖點作為切面,與現代地名加以比對還原原住民族地名,掌握其地名變遷軌跡,惟受篇幅限制,挑選地圖之間隔時間長,而無法緊密貫連。從地圖資料中清楚顯示了歷代政權的原住民族地名在記音、拼音符號、地圖精確性、正確性有著極大差異,大體上言,荷人之地圖及其番社戶口統計表,為最早使用現代原住民所使用之拼音符號,我們相信其拼音正確性高於清、日,惟地名較多是屬於今日之平埔族,而其中出現現有原住民地名已不少,提供吾人對該時期了解一重要線索。清代統治時間最久,原住民族發生變化最大,雖然清代地圖繪製技術不及西方,多以傳統山水書畫繪製方式製作,缺乏正確之方向位置、經緯度座標,但繪製了民番界址地圖,紀錄了番界領域、部落名以及山川地名等重要資訊。日本帝國為東方最早西化之國家,明治維新將日本改造為東方現代強權,此具體表現在地圖繪製技術上遠遠超過歷代政權,從日據初期隨著大規模的蕃地、蕃族調查事業而進行各種地圖繪製,均以現代國家地圖繪製技術將原住民族之部落地名填入地圖,尤以日治初期之蕃界地形圖為代表。其後則本文以移川子之藏等所繪地圖,也顯示日人不同的記音方式,移川子之藏等可謂深入調查蕃族遷移過程並詳實正確紀錄相關地名於圖上,尤其更以羅馬拼音標示地名,對於原住民傳統歷史與地名調查提供先驅性研究基礎。國府時期地圖,部分承繼日人之基礎,以拼音方式紀錄原住民地名,惟國家標準地圖繪製之技術並未應用於此,呈現的地圖反而位置、地點不清,顯示國家未能正視此一工作。而大部分所謂標準地圖係以新的中文地名取代原有原住民發音之地名。(二) 本研究調查之原住民地名本研究所調查地名集中於山地、水域以及基本部落地名,暫時排除居多數的一般獵場或耕地、原野地名,我們調查範圍涵蓋南投魚池鄉以南至屏東滿州鄉跨越四個縣區共十五鄉,包括布農族、鄒族、邵族、魯凱族、排灣族以及阿美族之山川地名,所得結果已如前述。(表十一),地名總計共862個,其中聚落地名393個,山地名228個,河川172個,其他一般地名則有67個地名。其中排灣族最多,共360個地名,其次為布農族267個,鄒族114個,魯凱族82個,邵族 35個,最少為平埔族的3個出現於高雄縣三民鄉,以及阿美族僅有3個,出現在滿洲鄉,其原因為該地之阿美族人之語言多已漢化或排灣化,對自身族群地名多遺忘,但有可能為調查之不夠深入所致。在三民鄉與桃源鄉皆為鄒族與布農族混居地區,該地皆原為鄒族原鄉,於光復前後大量布農族人移居,許多地名為鄒族地名,但為?到布農族人及其他族人共同使用,但經一段時間之後,布農族人也有其地名與鄒族不同,而有一個地方兩個地名之情況。這些地名皆使用原民會所頒定之各族語認證用之拼音符號拼之,以求精確標準,且盡量詳註族人所知之地名意義,以及地名之沿革由來,惟仍有許多地名之意義暫時無可考察,或因訪談對象不足,或族人已遺忘而逐漸失傳,殊為可惜,惟有幸能保存其地名,且在日常生活中活用此地名或仍然使用該地,則顯示該地名仍有其文化意義。從所調查之地名中,可以發現各族除了語言不同,但對於山地、河川命名方式則相近,如並非每一山頭都有地名,往往只有具有特殊意義如發祥地、聖地、禁忌地、或與儀式有關者方會直接命名,否則均以「某某部落的山頂」稱之,嚴格而言,並非很正式之地名。由於原住民族本就生活於山區,依賴山林資源維生,反而是圍繞在山頂周圍更小且更多的地名才是對原住民生活有用的地名,儘管他們非常熟悉山地,卻並不會像登山者喜愛攀登山頂。河川之地名亦然,生活領域中的河川通常直稱「河」或「溪」,而不稱其名,原因是只有當相互對話指稱某一溪流或河川時,會冠以某某部落的溪或河。一般原住民族會以不同名稱代表該溪為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