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中廣新聞網    2009/01/12
感恩體驗學堂系列報導第二集:月眉孩子把愛傳下去
記者:劉敏娟
地點: 全臺 全部  
「感恩體驗學堂系列報導第二集:月眉孩子把愛傳下去」(劉敏娟報導)許多人認為感恩只是一種老掉牙的口號,是有錢有閑有能力的時候才會去做的事情,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今天感恩體驗學堂系列報導讓我們來認識月眉的故事,首先帶領大家來認識這個位在花蓮壽豐鄉,海岸山脈的西側山麓,非常偏遠迷你的月眉國小,全校總共只有六班、50人,學生都是原住民阿美族小朋友,多數學生的家庭都相當貧困,例如長相清秀的六年級女生陳曉琳,他的爸爸罹患癌症在家休養,媽媽幫人清潔打掃負擔起主要的家計,要養活一家六口,包括曉琳和弟弟,以及阿嬤阿公,曉琳說:「有時候錢不夠,阿嬤要下田工作補貼」,曉琳家有種辣椒和紅菜,暑假的時候,曉琳就必須下田幫忙了,她說:「暑假時大約清晨四點、下午兩點就要下田採辣椒,要採好幾桶才有一斤,很累,太陽大,會曬黑」。
雖然日子不太好過,其實這群大地的孩子倒也相當樂觀開心的過日子,只是他們從來沒有想到有機會可以免費到台北遊學,完成了一趟有意義又難忘的感恩體驗之旅。
原來「感恩社會福利基金會」97年和國語日報社合作,舉辦了「感恩體驗學堂」,計畫的宗旨是幫助十所偏遠小學的孩子開拓視野,增長見聞,能夠到台北進行三天兩夜的遊學體驗!不過,這項活動並非全然免費,受贊助的學校也必須提出「感恩助人計畫書」,通過審核後,才能加入。
花蓮月眉的孩子非常幸運,除了感恩基金會、國語日報外,還有花蓮縣政府副縣長張志明與壽豐鄉農會總幹曾淑懿大力幫忙促成了這樁美事,也讓月眉兒童成為率先到台北遊學的幸運者,曉琳說:大家聽到這個消息都非常興奮,而且非常感恩。
97年10月6號,月眉國小校長陳俊仁和10位教職員帶了全校大約一半的孩子,浩浩蕩蕩坐上火車,從花蓮壽豐來到台北,鄉下孩子進城,確實大開眼界,他們到國語日報的兒童機場情境教室上課,有老外老師生動的英語教學,他們參觀了101大樓,信義商圈,板橋市農會的「農情活力館」--等,但是孩子們並沒有忘記此行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表達感恩,他們非常感恩花蓮壽豐鄉農會提供車資,以及贊助花蓮的農特產品在台北義賣,賣的就是月眉家鄉的特產「黑糯米」,一方面幫助台北消費者認識他們爸爸媽媽種植的優質無毒產品,一方面再把義賣所得奉獻出來,捐作壽豐鄉國小學童獎助學金,所以,月眉孩子奮力的叫賣(孩子叫賣聲t:來自深山的故鄉,長壽豐沛、健康宅配、快來買喔!)或許有人認為,企業家出錢贊助貧困部落的孩子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可以讓山上的孩子學習更多,視野更豐富,但是贊助活動的感恩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吳龍三卻說:其實我們從他們身上學習更多:我差不多每兩、三個月就到花東,在花蓮有一個東里國小,全校只有37個學生,但是他們踢足球,竟然踢進全國第三名,你看都會大學校動輒數千人,所挑出的小朋友卻輸給偏遠學童,由此可知,偏遠的孩子打拼的精神真是令人敬佩,雖然文明較為軟弱,但是城鄉之間可以相互激盪和學習。
所有付出的人都提到了共同的語言-就是「感恩」。
國語日報社長孫慶國說:「非常謝謝感恩基金會這麼多年為台灣默默做了這麼多事情,尤其這次合作最讓我最意外的是:這些偏遠地區的孩子非常健康、天真、可愛,其實偏遠不是弱勢,他們只是缺少多元學習的機會,例如從義賣農特產品中,他們學會了表達、說服別人,這是當初在設計活動沒有想到的事情,其實錢多少不重要,卻是一個很重要的體驗學習的機會。
」月眉國小校長陳俊仁在活動期間設計了學習教材:「讓孩子用寫的、畫的寫下自己最深刻的事,都做了完整的紀錄,回去之後與全校師生和國語日報、感恩基金會做了分享,讓他們知道孩子的成長和進步在哪裡,很重要的是,我們畢竟是原住民孩子,出發之前,孩子有許多疑惑與焦慮,經過這次體驗後,孩子學到許多成功的經驗,回來後更有自信了,不管學習上、在人際互動上都有很多的進步,這就是最大的收穫。
」沒錯,感恩可以讓困頓的生命充滿強大的能力,可以助人更可以幫助自己,月眉孩子也讓我們看到了感恩的愛的力量,所以陳曉琳用阿美族語表達感謝,並且說:「雖然我很小,但是我很棒喔,因為我有力量把愛傳下去!」明天的感恩體驗學堂系列報導將介紹「宜蘭南屏國小把愛傳下去」的故事,歡迎繼續收聽,中廣記者劉敏娟在花蓮報導!
新聞網址:http://www.bcc.com.tw/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6,684,94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