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16/10/31
哥國總統終止內戰 獲諾貝爾和平獎
族群: 美洲原住民  
主題: 獎勵補助、法律政治、社會關懷  
記者:Eleng Kazangiljan/Tuhi Martukaw/花嘉忻
地點: 其他  

 位在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在1964年爆發內戰,由人民成立的「哥倫比亞武裝革命力量」以社會公平為口號,反抗政府的不公義,初期得到農民和勞工的支持。這場內戰長達52年,是史上最長的內戰,造成22萬人死亡,其中有18萬人都是勞工與農夫。在1947年至1991年冷戰過後,革命軍失去蘇聯和其他共產黨國家的資助,主要收入來源轉向販毒和綁架勒贖,導致聲望急遽下降,被視為是恐怖主義組織。

長達半世幾以來的內戰期間,原住民地區往往無端捲入戰火之中,游擊部隊游50多年來吸收將近17,000位成員,其中便包含許多原住民青年在內,造成原住民族自相殘殺的悲劇。

2010年總統Juan Manuel Sant上台後,開始展開和平進程,2016年8月24日政府與游擊部隊,在古巴首都哈瓦那達成最終全面和平協議,內容包括「停戰、農村改革、打擊販毒、被遣散的游擊隊員可組成政黨參與政治、建立過渡性司法機構」等內容,這份和平協議的最後一關,就是要經過國內公投認可生效。然而10月2日公投結果,哥倫比亞人民以贊成票49.77%、反對票50.22%,0.45%的些微差距,否決了這項協議。不過,南方的原住民族地區Toribio的公投結果,有超過80%的民眾投票支持,在其他原住民族地區,平均也有70%以上的支持率。

由前任總統Uribe為首的反對派,認為和平協議過於寬待「哥倫比亞武裝革命力量」,忽視游擊部隊對哥倫比亞人民生命、社會進步所造成的傷害,認為他們應該得到司法制裁。

就在公投結果出爐之後,總統Sant也因為積極終止哥倫比亞內戰所出的努力,在10月7日獲得2016年諾貝爾和平獎肯定,10月9日Sant來到哥倫比亞西部,一個飽受游擊部隊重創的叢林小鎮Bojaya,出席彌撒儀式,分享這個喜悅的消息,也將諾貝爾和平獎800萬元瑞典幣的獎金(約新台幣2,873萬元),全數捐給內戰的受害者。

支持和平協議的民眾認為,諾貝爾和平獎象徵國際社會對哥倫比亞邁向和平的聲援。

10月12日,包含學生、農夫以及原住民族領導者在內的上千位民眾,帶著象徵和平的白色花朵,來到首都波哥大,聚集在國會前的玻利瓦爾廣場,要求重啟和平協議談判,終止這場延續半個世紀的戰爭。

其中也包含曾經被游擊部隊所綁架的受害者。

哥倫比亞總統Sant與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的停火協議將延長到年底,Sant也表示,他不會放棄和平協議,將繼續為哥倫比亞的和平奮鬥。

無端捲入內戰的原住民族對於和平的渴望,以及怎麼面對與平復哥倫比亞半個世紀的傷口,進而達到和解,還需要政府、游擊部隊與全體人民更多的對話和理解。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6,721,74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