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中時電子報    2014/12/22
《新故鄉願景》風災後遷村 懷抱回原鄉夢 發展「接待家庭」 好茶部落 傳承雲豹精神
族群: 魯凱族   
主題: 部落建設  
記者:黃奕瀠
地點: 屏東縣 瑪家鄉    

在台北生長的蔣智清,總帶著一身型男裝扮,朋友都叫他的英文名 字。只有在南部家鄉,Balu這個名字才掛在身上,說明他的原住民身 分,提醒著他來自好茶部落,是雲豹的傳人。

滅村悲運 帶回年輕人

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城市原住民,在現代與傳統間游離。隨著年齡增 長,越了解自己的身分和應擔負的責任。在中國時報與正聲廣播電台 合作的「新故鄉動員令」節目中,蔣智清坦言,到台北錄音就像回家 ,但作為部落傳統領袖之子,他知道自己有責任。

他終於回家了,但這條回家的路,卻是被風災推進的,「我像是被 命運帶回來的。」

2009年夏天莫拉克風災肆虐,好茶部落慘遭滅村,雖無人傷亡,但 回原鄉的路盡毀,祖先墳地被沖走,珍貴文物也全埋在將近20公尺深 的土石堆裡,勉強能辨識此處曾是家園的,只有那位在高處的3層樓 長老教會屋頂。蔣智清常與族人一起回去探望,眾人皆是難以想像的 悲痛,「什麼也找不到了。」

禍福相依,莫拉克為好茶帶來劫難,也替離鄉的遊子指引一條回家 的路,如蔣智清這樣的青年紛紛回到部落,希望能為家鄉盡份心力。

人但這個家卻非原本的家。災後好茶部落與排灣族的瑪家和大社部 落,共同被安置在瑪家鄉的瑪家農場,有了永久屋,也有了「禮納里 」這個新地名──在排灣語之意是「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 的地方。」

沒土地 文化難以傳承

這個共居共生的新社區,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陌生的。蔣智清彷若外 人,連母語都要重新學習,但對好茶族人來說,這歐式木造建築架構 出的新部落,又何嘗不需適應?

「我們仍然認為是暫時被安置,沒有家的感覺。」好茶部落族人總 這麼說。畢竟,這本是國家提供的安置地,土地受限,好茶部落成了 沒有耕地的族群,無法種作,難以維生。

耕地既缺,墓地更是奢談。魯凱族有與祖先生活在一起的文化傳統 ,如今往生者沒有墓地可葬,對好茶部落是嚴重危機,但政府始終忽 視這個困境。

人一切像無路可走,但這群風災後返鄉的好茶青年卻不甘如此,他 們組織、行動,希望建立一個新型態產業模式,協助部落重生。在台 北從事餐飲管理的蔣智清,除了經營部落廚房與族人分享外,也擔任 社造員,協助部落文化復振工作、開發文化商品。

空房出租 部落動起來

真正帶動部落產業發展的火車頭,是「接待家庭」。災後重建時期 ,許多單位時常前來訪視,產生住宿需求,總統馬英九兩次視察也都 和部落同住。在一次訪問中,馬英九脫口而出這裡就像普羅旺斯一般 ,引起社會譁然與批評,卻打開了禮納里的知名度。好茶青年決定利 用這樣的風景與名氣發展「接待家庭」。

人蔣智清解釋,年輕人外出工作,家裡有很多空房間,若騰出來做 接待家庭,一方面可解決受限土地無法發展產業問題,二來也可以讓 老人家有事做,「因為待得久,文化導覽、風味美食的需求也被創造 出來。」

接待家庭計畫以魯凱「共享」的傳統文化為基礎,形成共同經營與 回饋制度,收入用於建設部落,也能改善接待家庭的經濟。

共耕共享 尋找歸屬感

他們打出「脫鞋子的部落」口號。魯凱族傳統屋由石板建成,屋外 有個石板舖設的空間,供一家人吃飯聊天接待客人。蔣智清表示,來 住宿的客人若赤腳踩在石板上,是對這家與土地的尊重,也體驗了部 落文化,「在石板上赤腳時,心情也會放鬆,再慢慢告訴他們關於部 落的故事。」

但這仍無法解決族人沒歸屬感的問題。蔣智清表示,回原鄉的路雖 困難,但他們設法在禮納里建立更多情感與未來發展,鼓勵年輕人多 回部落與老人家接觸學習,以維持共耕共享以及等傳統文化,並共同 找出未來的路。「但我們也不會忘記要持續向外發聲,請求政府部門 協助,讓好茶能開發出傳統與現代共存的生活圈。」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7,276,45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