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13/06/26
〞我不是南鄒〞要正名 北鄒難認同
族群: 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  
主題: 法律政治、歷史  
記者:Tanivu/Sai
地點: 全臺 全部  

從特富野部落領袖汪念月的概念以及記憶中,阿里山鄒族、拉阿魯哇和卡那卡那富是一家人。從氏族來看,居住在阿里山山美部落札札亞,現年80歲的長老溫禎祥,可以證明卡那卡那富族其中之一,姓「孔」的家族,與阿里山鄒族,確實有血緣關係。

溫禎祥口中的三兄弟,都是他的伯父,當時,山美部落發生嚴重的瘟疫,因此讓三兄弟真正地在南北兩地分開,並且定居在那瑪夏,在卡那卡那富Kanpanena氏族,漢姓是「孔」,而在阿里山鄒族稱為E''ucna,也就是「溫」家。

孔岳中是E''ucna遷移到那瑪夏的第二代,不過在卡那卡那富族群中,只有「孔」家跟阿里山鄒族有血緣關係,但除了孔家之外,現在的卡那卡那富或是拉阿魯哇兩族群在歷史記憶上完全沒有跟鄒族有任何的血緣直接關係,卡那卡那富族人,一直以來,就是自稱為卡那卡那富,拉阿魯哇族人也自稱為拉阿魯哇,但是在國家的分類體制上,卻改寫了他們在歷史上的稱呼。

在行政院委託政大,針對卡那卡那富和拉阿魯哇正名的研究報告中,從各時期的國家行政區劃上來看:清代以番社群或地域分類,將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和鄒族統稱「阿里山番」,但在不同的文獻中,有些許的差異,卡那卡那富在歸類上,一直與阿里山鄒族相繫,不過拉阿魯哇則不相屬,另成一類;到了日治時期,以民族學的概念,將北鄒四社合稱「阿里山頂四社」,而卡那卡那富和拉阿魯哇社群合稱為「阿里山下四社」,其中還包含布農族已經消失的「Takopulang」,蘭社群,到後來的「COU」統稱;到了國民政府,沿用日治時期的分類,以「曹」族統稱,直到阿里山鄒族將「曹族」正名為「鄒族」。

相對於卡那卡那富,拉阿魯哇與阿里山鄒族,又是怎樣的關係?從他族之稱,似乎也可以推論這三族群是不同的。在民國90年,一個原本長期以來,被劃入鄒族的邵族,正名獨立出來,相隔十多年年,阿里山鄒族又要再面對被劃入鄒族的卡那卡那富和拉阿魯哇想要正名的情況,有阿里山的鄒族人認為跟卡那卡那富和拉阿魯哇同是兄弟,要獨立出來成為他族,在情感上還是難以割捨。

對跟卡那卡那富孔家同一血脈的溫禎祥來說,贊同卡那卡那富孔家的選擇,但強調不能忘記,祖先遷移的歷史和自己走過的路。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7,270,088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