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 迄  族群 主題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2/03/30
紅藜採後調製技術 台東農改場下鄉指導
族群: 排灣族   
主題: 農耕漁獵  
記者:udjuy
地點: 台東縣 達仁鄉    

紅藜植株放入脫粒機,在機器的運作下,將紅藜籽和梗分開,目前正值紅藜採收期,台東農改場特別來到達仁鄉安朔部落,辦理台灣藜採後調製技術示範觀摩會,指導農民如何使用機器的作業方式。

安朔小米產銷班長鄭誠表示,「因為他們是有研究過的,所以對我們比較有幫助,按照我們的方式來走,產量會提高很多,尤其是材料的部分和病蟲害的防治,從1分地本來大概160、170(公斤收成量)。」

台東農改場副場長盧柏松說明,「因為採收的時間非常的重要,採收的時間,可以影響到後續的品質,然後採收之後,應該做哪一方面的調理,才會品質比較好。」

農民提到,安朔部落能夠處裡紅藜的機械設備有限,大多數的農民,還是都以較耗人力成本的方式來處理。

農民石振雄解釋,「紅藜的種植跟採收跟保存受益良多,在這個機器的部分,公部門看能不能協助一下農民,解決這個困難。」

這場指導會,也吸引餐飲業者前來觀摩,業者表示,紅藜在市場的接受度,逐漸提高,也開發更多元飲食種類,來支持在紅藜業。

餐影業者黃焜林表示,「相對在我們店裡,我們也研發出來了一些伴手禮,都是以紅藜為主,客人看得到吃得到之後又更買的到,目前我們台東不會諱言現在紅藜的產品,有生技類也有一些酒類,應該有兩三百種。」

台東農改場提到,紅藜的種植,以南迴地區為主,每年初估有100公頃的面積,占全國面積一半左右,期望藉由新的技術指導,減少成本支出,也提高作物的品質。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6,704,00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