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活動
起   - 迄  族群 主題   
 
2020.07.04
坐在卑南談天說地:跟著考古隊發掘卑南事實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考古遺址、藝文活動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活動地點:台東縣 台東市  文化公園路200號

活動簡介
為紀念卑南遺址搶救發掘40週年,邀請考古隊員分享卑南事實及移步戶外遺址踏查,來趟充實美好的學習之旅。
活動內容介紹
日期及地點
時間|2020年7月4日(六) 08:00-17:10

地點|研習教室:卑南遺址公園餐廳
戶外踏查:卑南遺址公園考古現場、富源、鹿野、紅葉

報名資訊
一、預計招收30名學員,備取10名。開放報名對象依以下順序錄取:
(1) 以對於文史議題感興趣或對於卑南遺址稍有認識之民眾為優先。
(2) 各縣市遺址監管巡查員。
(3) 各縣市政府文化單位(文資業務)人員。
* 本活動將依「招收對象」排序篩選,經主辦單位審查後,額滿為止。主辦單位擁有名單審查權。

二、報名網址:https://reurl.cc/8GLvDo

三、報名費用:每人250元(含門票及精美紀念品:文物相框組、考古筆記本、標竿鉛筆、巨石地圖旅行毛巾),錄取者請於現場報到處繳納費用。

四、報名期間:即日起至6月23日(二) 17:00

五、議程內容包含「戶外遺址環境踏查」,將為報名學員辦理保險,必須提供「身分證字號」及「出生年月日」等個人資料予承辦單位。

工作坊簡介
卑南遺址第1次搶救發掘至今已屆滿40年,史前館預計辦理系列活動,回顧40年來卑南遺址帶給臺灣公民社會的一堂課。

本工作坊於上午首場安排展廳重點導覽,拋出10個與卑南遺址相關問題,引起民眾興趣並串聯後續講座及戶外遺址踏查議題。講座首先邀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黃云亭科長,講述現行文化資產保存法的相關規定對於開發或營建行為觸及考古遺址時的處理方式及策略。

而後進行3場次考古隊員的講座,帶領學員一探卑南考古的歷程。第一場由曾經擔任臺大考古隊專任助理、現服務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屈慧麗主任回顧當時卑南遺址搶救發掘盛況,並分享多年來對於考古文化資產保存及從事博物館推廣考古教育的寶貴經驗。

第二場由當年仍是學生的考古隊員們逗陣來分享「卑南四十與卑南事實」,藝術家韓旭東老師因受到卑南考古的啟發,對於日後木雕藝術創作留下深刻影響;接續由本館資深考古學者李坤修副研究員細數卑南遺址自日治時代發現、到臺大考古隊第1次搶救發掘至今的研究發展歷程,及近年來的變化和創新。

於中午用餐後,由研究人員導覽作為卑南遺址現地保存及展示區域之考古現場,認識卑南遺址特殊的聚落結構布局,同時展現卑南遺址公園之遺址保存維護工作。接著將帶領學員走出戶外進行遺址周邊環境踏查,首站啟程前往富源觀景平台眺望360度的臺東平原自然風光,遙想史前卑南文化人為何選擇落腳此處並且長期定居。途經2014年經日籍匠師技術指導重建的龍田村鹿野神社,期望再現日本移民村的歷史風貌。沿線來到鹿野溪,觀看卑南遺址常見的石器製造材料:板岩之露出地點,探討史前人類搬運板岩石材的來源、路線和方式。稍事休憩後將踏上返途,結束一天充實而美好的學習之旅。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7,221,24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