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活動
起   - 迄  族群 主題   
 
2017.06.03 ~ 2017.09.17
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當代藝術、藝文活動  
主辦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
活動地點:高雄市 全部  

主辦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
展覽名稱: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展覽日期: 106.06.03- 106.09.17
展覽地點:101-103展覽室
展覽名稱: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展覽日期:2017年6月3日至2017年9月17日
展覽地點:101~103展覽室
指導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
指定木作除醛:聚和生醫

●策展人:徐文瑞
●展務統籌:曾芳玲、林麗真

《參展藝術家》
王虹凱、莉比亞・卡斯楚(西班牙)+歐拉夫・歐拉菲森(冰島)、林生祥+鍾永豐、林柏樑、林珉旭(韓國)、林泰州、洪子健+陳瀅如、姚瑞中+ 失落社會檔案室+ 羅秀芝、徐永進、張永達、張恩滿、陳伯義、黃煥彰+晁瑞光、奧利佛・雷斯樂(奧地利)、楊順發、澎葉生(法國)、賴易志、鍾聖雄+許震唐、宜德思‧盧信、PM2.5影像行動小組

自1994開館以來,高美館積極扮演在地與世界文化藝術交流的窗口,美術館所在地的高雄,因其地理與港口城市的特殊性,20年多來在策略上以深耕在地構築南方觀點,作為發展與經營的長期目標。2006年開啟的「南島語系當代藝術計畫」,更是企圖翻轉台灣在世界藝術發展上的模糊位址,進一步以美術館為中心,建構以印度洋與太平洋範疇的海洋藝術史觀。值此邁入新型態美術館之際,邀請國際知名策展人徐文瑞策劃此項研究型特展,以「南方」為名,將是立基於本館歷史與特殊位置,從南方而起的另一次開放性辯證。

這個展覽從現代性的角度出發,探索被犧牲、隱形、消音的主體。展覽分成三個部分,第一章檢視現代國家對人權、公平正義、人民主權的承諾下,如何長期地、結構性地將一些人群「南方化」。第二章探討現代性將人類生存的環境、其他物種加以外在化,對「自然」進行大規模的剝削,使環境、其他物種、地球本身,淪為「南方」。第三章奠基於相關藝術作品,提出一個貫通傳統藝術與當代南方批判意識的「規模美學」。

展覽自6月3日至9月17日展出,展出包括來自台灣、西班牙、冰島、法國、韓國、奧地利六國等26組展出藝術家,其中包括PM2.5影像行動小組的17位導演,展覽透過錄像、油畫、裝置、網路互動、聲音裝置、水墨、文件、影像及詞曲演唱等23組件作品多元展現本展豐富內涵。


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長期以來,高雄,或者是整個南部地區,不僅在地理上位於台灣的南方,更是政治上的「南方」,在國內與國際權力分配上處於相對弱勢的位置。這個政治意義的「南方」,可以擴大到近代西方國家對南方國家的殖民,或二次大戰後現代化過程中不均衡發展的第三世界,或晚近資本主義全球化所塑造出來的「全球南方」,也就是淪為發展過程中被犧牲、丟棄、無語而又難以翻身的社會底層。
此展覽從現代性的角度出發,探索這個隱形的主體。一方面檢視現代國家對人權、公平正義、人民主權的承諾下,如何長期地、結構性地將一些人群「南方化」。或,有些人利用另類的、或藝術的手法,拒絕國家,另創想像中的國家。另一方面,探討現代性將人類生存的環境、其他物種加以外在化,對「自然」進行大規模的介入與剝削,使環境、其他物種,以及地球本身,淪為「南方」。前者構成展覽的第一章「你的國家不存在」,後者為第二章「問南方」。
展覽的第三章「從逍遙遊到規模美學」,試圖透過現代性的核心技術「規模化」,來探索一種特殊的創作美學,這類型的藝術包含廢墟作品,災難作品,尤其環境災難,以及從其他物種或非人視角出發的作品。其特色在於作品著重不同時間與空間規模的感知因素,以及背後所蘊含的現代技術與自然力量之間錯綜複雜的交搆。這類作品肖似中國傳統美學,尤其道家傳統,祛除人類中心主義,將想像力帶往不同時間空間的視覺所呈現的作品,但不同於道家「逍遙遊」的無滯無礙馳騁,當代規模美學強調現代感知經驗如何被科技所形塑,從而時間空間中的技術因素成為作品內部的感知核心。

你的國家不存在
第一章「你的國家不存在」,標題來自藝術家莉比亞・卡斯楚+歐拉夫・歐拉菲森的同名作品。這作品以海報、大型看板、旗幟等形式,於公共空間展示一個挑釁或提問,回應觀者心裡對現代國家的種種可能態度。你理想中的國家存在嗎?經歷迫害的過去,國家有真正給你公平正義的對待嗎?你的新移民身份,或原住民身份,如何給當下的國家一個評價?展覽以這件開放的作品,開啟「南方」被犧牲、被邊緣化的觀看位置。

南島語族的分佈,北起臺灣,南達紐西蘭,西至馬達加斯加,東至智利復活節島,其人口總數約兩億兩千五百萬,現代國家興起的數百年來,反復生存於殖民、解殖、被邊陲化的過程中。當台灣漢民族在國族定位的疑惑中,爭執著中國、亞洲、島嶼等議題時,宜德思‧盧信的「島」系列,以繪畫行動彰顯出南島語族的地理,一張被南方化的世界地圖。

同為原住民出身的張恩滿,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但由於自身深度的漢化,卻常處在難受而不知所措的位置,一個非在此地、非在此時的現場。她的作品以行為錄像的形式,捕捉這個第三空間。

歷史記憶,以及作為它的對象與載體的物、土地、或人體,在國家轉型、解殖或民主化過程裡,往往是爭議的焦點,同時也是平反與轉型正義的道路上,分殊了一些再度被邊緣化的對象。一個無止盡的永恆回歸過程。林珉旭、王虹凱、陳瀅如與洪子健的作品,讓人從那些隱晦的、埋沒在荒煙蔓草的視角,回望凝視現代人的歷史主體。

奧立佛‧雷斯樂關於敘利亞難民的作品,把歐洲民主國家關於難民的爭辯中被消音的主角,難民本身,重新放回發聲的位置。

賴易志的作品,同時指向被犧牲的人與被犧牲的自然,以及兩者在現代性裡的高度重疊。在此,它扮演了第一章「你的國家不存在」和第二章「問南方」的轉折。

問南方
第二章的標題「問南方」,來自林生祥+鍾永豐的同名歌曲,描繪工業化造成農村沒落,年輕世代移往加工區、石化工廠追夢,人茫茫天茫茫。此曲雖然以台灣現代化發展為腳本,但何嘗不可指涉全球其他類似地區的經驗?

林柏樑的單張攝影作品,把高度工業化和農業停滯、環境災難的威脅,凝固在一個簡單的畫面,也為展場裡面其他大型計劃的展出,揭開序幕。

這些大型計劃的工作者,運用長期田野調查,動員大規模的人力物力,契而不捨地穿透利益與權勢的厚牆,同時結盟行動主義的力量,站在抗爭的前線,為南方吶喊發聲。過去三、四十年來,台灣的影像工作者在環境議題的行動上,未曾缺席,最近幾年甚至形成一股風潮。本展覽挑選其中一些,無意以其代表全貌。

鐘聖雄+許震唐的「南風」,探討六輕的污染對台西村的人和環境造成的災難,此大型影像記錄計劃,曾經在其他地方展出,並有圖書出版,這次以選萃的形式呈現。

PM2.5影像行動小組的「脫口罩!找藍天影像行動計劃」,為近年來台灣影像工作者的一次大規模集結,回應日益嚴重的空污問題。影像行動正在年輕化,這個小組也有中學生的參與。

林泰州的作品試圖在藝術和行動主義之間,尋找多重間距的平衡。他的兩件作品把影像拍攝、製作等行動,以及內容的形式,拉倒後設層次來處理,同時又扣緊環境議題所牽涉的暴力與反抗等面向。

黃煥彰+晁瑞光兩人,以及台南社大行動小組長期追蹤廢爐渣的來源去向,和其所污染的河川、土地,尤其農耕地。他們展出的作品從另一端切入:餐桌上的食物。

從逍遙遊到規模美學
第三章「從逍遙遊到規模美學」,以楊順發的「台灣水沒」揭開序幕。這件作品探討長期、大規模地下水掘取造成地層下陷所形成的特殊地景,以諧音反諷影射水墨意境的優美風景,以及人定勝天的現代發展主義思維,如何帶來沉沒水中的廢墟。

「規模美學」與其對現代規模邏輯的反思,致力於批判新自由主義政經結構下的短視近利,以及人類中心主義對環境和其他物種的無情褻瀆。姚瑞中和他的學生團隊,利用多年的時間踏查台灣公部門的閒置空間,一步一步拉出規模龐大的天網,使其中的貪贓枉法無所遁形。

擁有水利工程專業背景的陳伯義,如法醫一般,以攝影機,記錄災難現場中,不同規模大小的、人為的、自然的介入所遺留下來的痕跡,不僅和肉眼所見形成對比,也為現代人類逐漸變成地質事件行動者,提供見證。

張永達的作品從身體感知經驗的相對性出發,以簡單的機械控制,試圖讓觀眾體驗規模大小變化的感知差異細節。相對於這微觀而機械性的切入手法,傳統書法美學以精湛的書寫行動擅長,其中細膩的身體表現,讓文字的意義通過精氣神得到傳達,其感知經驗的規模性,既需理解與想象,也超越理解與想象。徐永進的作品帶人一窺其中的堂奧。

科技的微觀,不僅帶給我們新的感知經驗,而是引領我們去聆聽「物」,因為物從來就不是以「物自身」獨立存在,而總是在「物與人」的關係之中。人需要在這關係裡面,學習聆聽物的聲音。澎葉生的作品,是他長期潛入海水中記錄珊瑚的聲音。當人類的行為造成大規模物種毀滅之際,這件「珊瑚如何思考」,帶領我們走進南方問題的深處,以及聆聽物的方式。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5,672,93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