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活動
起   - 迄  族群 主題   
 
2016.09.10 ~ 2016.09.11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16年會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學術研究、身心發展  
主辦單位: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活動地點:台北市 大安區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會議主題:「人類學與族群研究」(Anthropology, Ethnicity and Ethnic Studies)
會議日期:2016年9月10日(週六)、11日(週日)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主辦單位: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
合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協辦單位: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部)2014年通過將人類學門擴增為人類學與族群研究學門。族群(ethnic group/ethnicity)或族群研究(ethnic studies)是什麼?為何很直接地會與人類學拉上關係,而且是緊密關係?這個問題有趣,也耐人尋味。是人類學與族群研究兩大範疇已有經年的相互對話實戰經驗,所以,放一起堪稱合理,還是兩者忽然被發現屬性接近,從而很良善地將其中尚未有學門歸屬者,與另一正式學門合體,以期共織學術發展理想?或許緣由多重,總而言之,想到族群,首先進入學術連線者,好像就是人類學。
 
但是,人類學如何認知族群,怎樣分析它,已經累積了多少研究成果,以及和族群研究在何一情境下產生了關係,繼而演成情同手足?凡此,可真有被好好探討整理過?我們感興趣的是,臺灣會不會是一特例?什麼特例?就是人類學與族群研究可以很自然地放在同一類屬,而其他地區國度人類學社群場域則缺乏此一景況。在回答該問題之前,首先似乎需要有較為量產的人類學族群(ethnic group)與族群性(ethnicity)研究報告同時現身,以便廣泛地確認人類學研究族群的各類取向所在。至於非典型人類學學院範疇的學術同仁如何發揮族群研究能量,則是另一應該予以了解的面向。統合或併置了典型之內與典型之外,我們或許才有進一步思考其間道理的基礎。
 
在今日臺灣,只要涉及原住民、客家、原籍東南亞配偶、原籍外省個人或群體,以及中國少數民族、第四世界國際原住民、全球性移民、跨界跨域等之研究,不論題目旨趣為何,在研究者自身或在他人認知裡,往往就直接連上「族群」相關。然而,人類學過去半個世紀的學術紀錄裡,凡屬社會人類學範疇者,縱使是以上述各類人群身分群體為對象,研究者本身卻少有出現「我在研究族群」的意識。那麼,一個令人好奇的詢問出現了:部分人類學界夥伴如何自社會人類學領域分出來,加入播種族群關係(ethnic relationships)或族群性課題的任務,以及非典型人類學學院研究者又如何開展族群論述,進而喚起人類學目光,以致雙方漸次拉近,終而整合為一?倘使可以據此推演,然後引來大量討論,無疑地,那將是臺灣人類學史的大事。
 
但是,情勢發展果真如此?人類學和族群研究會不會是二條平行線,各走各?換句話說,不少原住民或客家研究文獻裡出現無數「族群」、「族群認同」、「族群關係」術語,但是人類學對此感知不強,好似它們專屬另一學科。此一推測不無道理,畢竟,就是因為族群研究已然成了不大不小的氣候,甚至形成「類學科」,才會被密集地注意到,最後主事者強力建議拉到與人類學在一起。客觀事實告訴我們,縱然曾是二條交集有限的直線,從今爾後總要打交道了。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體認到族群議題在臺灣受到重視的事實,它不僅是人類學社群成員的興趣之一,更多的典型人類學學院之外的專業同仁,業已注入許多心力。根據此一認知,我們商請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以及台灣客家研究學會等單位,共同參與舉辦,訂於今年(2016)年會,廣邀各方英雌豪傑,大家一起來論族群,寫族群認同,釋族群性,以及說族群關係。當然,其他各項與族群很有關或部分關聯,或甚至只有一點點沾邊的有趣課題,也很歡迎。藉由此次年會的熱烈發表討論,讓臺灣的族群學術研究更為堅實綿延,也順勢助長科技部人類學與族群研究學門的生意興隆。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5,687,56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