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活動
起   - 迄  族群 主題   
 
2015.04.13
再現死亡、悲懷難遣:以當代魯凱人的喪葬實踐為例
族群: 魯凱族   
主題: 傳統信仰、生命禮俗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活動地點:台北市 南港區  中研院民族所新館三樓2319會議室

講者
鄭瑋寧 女士(民族所 助研究員)

對話人
楊弘任 先生(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副教授)

地點
民族所新館三樓2319會議室

摘要
本次演講以台東縣卑南鄉Taromak聚落當代喪葬實踐為例,探究以下問題:對當代魯凱人而言,什麼才是日常生活與生命中真正重要的?在當代魯凱人接觸與接受基督教不同教派、漢人民間信仰與在地儀式實踐的混雜情境中,他們關心的問題究竟為何?他們生活世界的圖像為何?筆者關注的是:研究者是否能,且如何能從非關教派與非關社會階序的視角,對當代魯凱人因接觸不同信仰所共構的異質儀式實踐場域,進行勾繪、討論與分析?其次,研究者應該如何針對儀式中的自我與他者、自我與世界的多重關係性所呈現的圖像,加以定性和定位?在何種意義下,前述這些富含存在論—現象學蘊義的異質儀式實踐與場域,可以成為合法的人類學研究課題?

筆者將從Valetine Daniel(1996, 2002) 揭示生命儀禮的在地本體論以及Michael Jackson(2012)關注自身做為關係性存有(relational being)的存在人類學(existential anthropology)視角,考察當代魯凱人的喪葬實踐。筆者從魯凱人面對死亡時的情感表意形式的轉變及其蘊含人觀性質改變的角度切入,分析性質殊異(基督新教、原住民泛靈論和漢人民間信仰)的喪葬實踐所蘊含的與牽連的分類範疇、社會情感與個人情緒等彼此交織之過程。如此,筆者得以勾繪當地人在面對死亡之際與之後,自我與他者、自我與世界間的關係樣態以及彼此再度連結的過程,進而貼近其形構之在世存有(being-in-the-world)、關係性、情緒性(emotionality)與生活世界圖像。筆者主張,有關當代生命儀禮意義的探究,必須將儀式的歷史樣貌視為當代儀式實踐之「共構的對位」(co-constitutive counterpart),以分析並有效解釋:當地人如何以或隱或顯的平行並置以及不對稱的共同現身等方式,呈現出死亡、祖靈/先和生者的共構、人間與彼岸的連續性等存有樣態。

藉由掌握基本文化分類概念與現代性範疇之間的競合、矛盾、對張、交錯與切割關係,筆者於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紋理中,細緻地耙梳異質範疇如何彼此結合、運作並構成了當代儀式實踐所體現之異質本體的生活世界。藉此,研究者才能正面回應,當代人類學本體論轉向後所出現的過度哲學化、忽略個案的歷史社會文化底蘊與時代性等困境。

本場次毋須報名,歡迎踴躍參與。

聯絡人
陶曉萱
TEL:02-2652-3324
Email:hsiaotao@gate.sinica.edu.tw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5,679,122 次